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宗教改革前,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这一运动的直接影响是(    

A.出现婚姻自主的新风尚B.权力向世俗政府转移
C.举办婚礼不必进入教堂D.推翻了天主教会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欧洲某一历史时期,大学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国家的统治工具。“所有的大学活跃分子都必须接受政治监督,大学里的所有成员都应该遵守官方的‘条约’”;同时国家解散所有附属于大学的小教堂和学院,把大学的一切财产置于国王支配之下。这反映出当时的欧洲正在进行(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近代科学教育D.启蒙运动
2023-05-1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份教学质量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改革者无一例外地强调教会信徒识字的重要性,到19世纪,德意志地区的识字率比很多天主教国家要高,这并非偶然。宗教改革使阅读《圣经》具有了重要的意义,通俗版《圣经》也迅速普及。这表明宗教改革(     
A.源于普及文化的需要B.得益于印刷业的发展
C.有利于政权的世俗化D.与文化普及相辅相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533年,在没有获得教皇许可的情况下,英王亨利八世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罗马教皇随即宣布将亨利驱逐出教会。作为报复,英国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由英国大主教克兰麦宣布亨利与安妮·博林的婚姻合法。这表明英国(     
A.宗教神权遭遇挑战B.立宪政体奠定基础
C.宗教改革更加彻底D.世俗主权逐渐回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陈乐民把“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比喻为一团线的线头,抓住线头牵拉开去,把线团打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十四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描述的“革命链条”(     
A.得益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抨击了教会腐败和保守思想D.起源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2022-11-30更新 | 1225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的唯一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     
A.促进了民众的宗教信仰自由B.推动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开展
C.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D.推动了光荣革命的快速到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近代宗教改革家们扶起了长期被教会欺压的王侯,为他们的封建统治披上一层世俗化了的宗教外衣;在驱逐不信仰本教派信徒的同时,镇压了下层民众的起义风潮。这一评价
A.否定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性质B.有利于深化对宗教改革的理解
C.说明宗教改革导致了社会混乱D.表明该学者反对欧洲宗教改革
8 .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以推翻罗马教廷统治、争取民族教会的独立为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德国
A.宗教改革促进了国家的统一B.民族主义思潮推动了宗教改革
C.反抗压迫是宗教改革的本质D.宗教改革者支持强化世俗政权
9 .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行为,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民族教会与廉洁教会。路德的这些主张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C.阐明了理性主义的内涵D.揭露了宗教信仰的虚伪
10 .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被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020-03-18更新 | 40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宣城郎溪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