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马克思对路德有段著名的评价:“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由此可见,马克思意在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突显了个人精神的自由
C.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D.违背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节选)

中世纪
515世纪)
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被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文艺复兴
1416世纪)
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在相信普遍人性的同时,也时常强调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审美趣味随时代、民族和人情风俗而变化

——摘编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马丁·路德认为,上帝制定了自然界的秩序,创造了万物有条不紊地秩序,他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绝对的、固定的规律,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被人类所认知的。丁.路德这一认识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D.有助于理性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近代以来,伴随着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的《圣经》等方式,让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上述举措(     
A.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B.使封君封臣制度强化
C.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D.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你认为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
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2020-03-08更新 | 71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