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18-06-10更新 | 6979次组卷 | 119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综合练习: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3670次组卷 | 8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上期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 、二单元测试题
3 . 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2019-01-30更新 | 2892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为德文时,常为寻找一个含义清晰、读音顺口的词汇走街串巷,也谨慎地从不同地区使用的德语中选用词汇。经由马丁•路德加工的德语,很快流行全国,成为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这一现象(     
A.为宗教改革提供理论基础B.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萌发
C.促进了天主教思想的传播D.结束了德意志政治分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不满意教皇不批准他和他的西班牙妻子离婚,英国王位的继承权可能旁落到其对手西班牙王室的手中,所以在英国发起宗教改革,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会,英国国王把自己封为教会的最高领导人。英国宗教改革(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B.创建了英国特色的宗教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
2019-01-30更新 | 1893次组卷 | 4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测试
7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2021-04-01更新 | 100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复习与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于这种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据此可知,新教的兴起(       
A.强化了对人性的束缚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否定了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
2023-05-19更新 | 278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9 .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下列关于它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③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④批判宗教狂热,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有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重要。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信仰D.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2-06-24更新 | 269次组卷 | 42卷引用: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试卷: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