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3-10-02更新 | 118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
2023-09-16更新 | 190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宗教改革后。新教伦理在有关尘世活动的最重要问题上给资本主义精神以强大伦理支持,使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活动获得了社会合法性。有人说,“新教伦理是现代经济人摇篮旁的守护者”。由此可见.宗教改革本质上是(       
A.罗马教会的自我革新B.反对和禁止宗教信仰
C.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D.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
2022-11-15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评(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国王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国王)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国王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国王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国王的权力
D.国王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022-04-20更新 | 231次组卷 | 7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材料三 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及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这些人就如恩格斯所说的,不承认任何外界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的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在这些启蒙学者眼中,以往的一切国家形式和社会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进垃圾堆里了。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理性法庭的面前”哪些“存在的权利”被“放弃”?这些“十八世纪的天才们”在“理性的法庭”里准备了哪些论据?
2020-10-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
2020-09-17更新 | 300次组卷 | 7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
A.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B.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C.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D.直接开启了理性王国的时代
8 .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被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020-03-18更新 | 40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一中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
9 . 有人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最有可能是
A.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伏尔泰与法国贵族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2020-01-04更新 | 13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综合材料一、二,用关键词概括出这两个时期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