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欧洲印刷术的进步】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的一切书籍都是手抄的。抄书工作大多是由修道士和专门的书记来担任。书本的制作通常是由大型的修道院完成,修士担任抄写和装订书籍的工作。修道院也会聘请外部的专家,尤其是艺术家,让他们完成书页中那些漂亮的大写字母、插画和设计。有实力的修道院的书写员可达到四十人,每人每年能够抄写两部书。

——摘编自马克垚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455年古登堡活字印刷《圣经》出版。约翰内斯·古登堡是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他研究出了特别的作为字母的合金和铸造法。用这个方法他建立了一套字母库,印刷了著名的《谷登堡圣经》和其他一些文件。古登堡圣经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利器。正是借助着印刷术,马丁路德的95条论纲和随后很多著述,以及其他新教牧师们的讲道讲章才可以迅速传播出去,随后更是为西欧各民族的母语圣经的出现和普及创下深远的贡献,也为欧洲进入现代文明奠定下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本特利著《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中世纪书籍制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欧洲书籍制作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3-07-01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2 . 14-18世纪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在反封建方面不断探索,促进了欧洲的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们请出古代幽灵“为自己壮胆”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在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他们提出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思想在英美两国的制度变革中有何体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