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这一“最重大的变化”(     
A.为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B.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根本动力
C.使人们开始从封建愚昧中解放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020-07-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及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1)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界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在大一统专制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专制王朝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公元7世纪)到明末(17世纪)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材料二   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许多条件,其中也包括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所起的作用,但它的思想根源来自希腊。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而理论,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时隔一千多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放了生产力,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在16世纪和17世纪,先进的欧洲学者们创造了改变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和人类生活的近代科学。18世纪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研究完全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技术的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与欧洲近代科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给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2019-11-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期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则是指从16~19世纪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又称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15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在这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在科学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从此,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各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牛顿l7世纪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19世纪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思想,两人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B.推动了技术重大突破
C.推动了人们的认知变化
D.有利于生物学的发展
2017-12-24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A卷)
6 .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