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知识生产与知识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 世纪,在个别王室成员和贵族的私人庇护下,英国有识之士开始质疑教会垄断的经院哲学和神学体系,研究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世俗学问,以业余或兼职方式传播“新学”。16世纪,英国教区牧师收入锐减,传统教育衰落,引发知识危机,在早期资产者的资助下,“新学”群体组织了“古物学会”和“格雷欣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各种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摘编自张乃和《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知识危机”,又被称为“实证主义反叛”,最迅速发生在哲学领域,新的哲学理论在1914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物理是对正统理论颠覆最显著的领域,无论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形成于1927年)正确与否,但已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重创了确定性。在一个接一个领域里,自认客观的声明逐一遭受怀疑,对普遍规律和使用方法的信任也遇到相同的危机。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也有相似的辩论,探讨自身学科领域的科学性。

——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16世纪英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危机”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诱发“知识危机”的原因。
2 . 据表可知,他们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科学家

成就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伽利略

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开创实验科学

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确定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定律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023-06-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测历史试题
3 .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工业社会中劳动者为什么经历巨大的苦难,原因是他们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这句话以前也有其他人说过,但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机器动力的蒸汽机发明,共用了7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出现到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共用了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的科技发明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从上世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就是从美国逐渐向全球范围蔓延的。在这场以原子能、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海洋技术等领域为主的产业革命中美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摘编自《科学技术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找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的意义。
(3)20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请根据现实生活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进行论述;(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023-06-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翻开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时期的科技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启蒙时代、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法国近代科技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始终是法国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进行阶级斗争的强大武器,并且为法国工业化的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近代科技也在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十九世纪的头三十年昌明于西方。法国科技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法国的科学能力,”而且使“法国在十八世纪末,很快上升到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1781~1800年间,世界重大科研成果的58项中,法国就有23项,占总数的40%。”

——摘自王朝辉《试论法国大革命与近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2016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科技论文49.4万篇,是1990年的5.5倍;国外三大检索工具《科学论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32.4万篇、22.7万篇和8.6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论文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论文被引用情况,2017年中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已超过德国、英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摘自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


(1)依据材料一,结合近代法国社会史实具体说明科技与社会演变之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
2022-11-0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初英国王室与议会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英国的农民革命运动气势高涨,主张限制新议会的权力范围,由此在辉格党执政期,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就成为了一剂良方,在英国政局动荡之际,洛克作为思想家对混乱局面下的政治论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他认为公共权力是个人权利让渡凝聚而成的,公共权力既作用于全体公民,也对其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强制力,其目的是以保护公民的利益为主。政府一旦违背了这个目的,这种公共权力就会由于授予者的撤回而消散。洛克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都结合了英国17世纪的政治现况,本身带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他的理论和思想也成为了维护自由主义和个人权利的主要武器。

——摘编自杨雪纯《洛克政府观研究》

材料二   牛顿力学所实现的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综合,从根本上否定了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天贵地贱观,加速了近代科学思想的解放和繁荣发展;而牛顿的科学方法,则开创了物理学研究与数学研究交叉综合的新局面,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样板。也正因此,贝尔纳称赞牛顿的《原理》是“新科学的经典,书中举证的种种方法可以作为以后推广的泉源而受到崇敬。”

——摘编自何亚平《牛顿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政府观,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力学定理的社会影响,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洛克思想与牛顿力学的共同作用。
6 .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2019-01-30更新 | 2768次组卷 | 72卷引用:湖北省嘉鱼县南嘉中学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7年10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经过了其全盛时期且又摇摇欲坠的法国旧制度来说,这尤其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材料二   各国的民族主义者认为,达尔文给他们提供了支持和合法性。他们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活动中的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程度决定了谁将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而在经济生活中,这是一个自由放任经营和粗俗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上、中层阶级生活舒适、心满意足,强烈反对国家为促进更大的社会公平而作任何干预。在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19世纪后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列强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须的;还有人则争辩说,按照现实成就判断,各土著民族弱小、低劣,需要优越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哲人”借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和达尔文科学成果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主要区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域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

——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二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辅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

——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