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66年,法国学者博丹发表《理解历史简易法》,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历史只是宇宙的一种表面运动。他反对以赫希俄德为代表的今不如昔的历史倒退论,明确提出人类已经从自然状态中得到改良,在许多方面现代性意味着对旧事物的改进,其历史分期说是:南方人们占优势时代,天生爱好沉思,发展了宗教和哲学;气候温和地区人们占优势时代,其优势在于政治和政府;天才的北方人占优势时代,发明机器,并用于战争。博丹的分期,建立在不同民族对文明发展进程做出贡献的基础上。从地理环境出发去解释各种社会状况之差异的传统可追溯到古典时代。博丹的贡献在于,他恢复了古典作家的这一传统,并结合时代对他们的论述条分缕析,从而开创了近代西方这一理论的先河。在博丹等人影响下,启蒙史学家们,普遍信奉自然神论,把上帝的作用限制在创造人类这里,至于人类如何发展,他们认为上帝则不关心了。

——摘编自李勇《博学时代与西方史学科学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博丹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博丹的史学思想。
2024-01-0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平许济洛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学家通常采取“见见闻闻”“虚访勤求”“博采众方”“询诸老成”的研究途径,他们的研究方法常常局限于对个别经验事实的总结和归纳,极少进行模拟自然过程的人控实验和对经验材料   的量化分析,更加之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而缺乏科学技术由经验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的动力、需要和条件。所以,重实用和经验的学术传统……隶属于经验、工匠层面的东西并非高级智慧的产物,属于创制(即应用)科学。

——摘编自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   文艺复兴后,伽利略用系统的实验方法时科学知识进行严格检脸,因而当科学成为“实证知识”时,西方近代科学就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体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实验方法的普遍运用不仅促进了近代科学的独立,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因为通过实验人们不但可以获得大量系统的、精确的、典型的、定向的科学事实,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感性材料,而且还可以对科学假说进行严格检验。很显然,如果没有实验方法,近代科学将寸步难行;如果没有实验方法,近代科学实际将成为不可能。

——摘编自钱兆华、高文芳《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近代科学诞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科技的主要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以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年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学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科技社团各自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科技社团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从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你可以得出什么历史认识?

材料三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牛顿在少年时期被公认为“一个头脑清醒、沉默和有思想的小伙子”。进入大学后,牛顿开始接触大量的科学著作。1672年发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论文,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1668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促使人类对天体观察进入新阶段。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确定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有学者对于牛顿做过这样的评价:“……牛顿是曾经存在过的最伟大的天才。因为发现并建立一个宇宙系统的机会只能有一次。这对牛顿来说是幸运的。但是,这个幸运是在特定的社会和科学背景下,只能由具备相应的科学才能、素质的人去获得”。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发现并建立一个宇宙系统的特定社会和科学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牛顿的科学成就,说明“牛顿的理论体系”产生的深远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弗朗西斯·培根曾明确地说过:“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牛顿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和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近代民族主义若无印刷和电报之类的技术新发明,是完全难以想象的。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给科学进步以强有力的促进的法国革命就是其中一例。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欧美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与政治”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