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这是一个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这巨人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
A.达·芬奇伽利略B.卢梭牛顿
C.康德达尔文D.法拉第普朗克
2 . 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
A.提出了“日心说”B.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了“地心说”D.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3 . 对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进展而言,数学的发展被视为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这一进展直接推动了
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的建立
C.哥白尼的《日心说》D.进化论的诞生
2020-06-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思想文化的繁荣昌盛促进了科学的巨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是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收藏图书及手稿的馆舍,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者C.de美第奇和他的孙子L.de美第奇都是人文主义的热心倡导者。该家族依靠人文主义学者和书商搜集到大批珍贵古代抄本,建立了美第奇家族图书馆。L.de美第奇继承祖父遗志建立了洛伦佐图书馆,1571年正式向公众开放,所藏书籍和手稿总计3000种。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设计的馆舍及内部装饰保存至今。

——摘编自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兴建的条件。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把批判功能与生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

——【美】彼得·盖伊《我为什么写<启蒙时代>》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三   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并分析其影响。
2020-04-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人对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A.AB.BC.CD.D
2020-04-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7 .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法国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法国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据材料说明牛顿的学说
A.为英国革命提供科学理论基础B.为政治制度机构设计提供参考
C.为启蒙运动理性认识提供方法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借鉴的经验
9-10高三上·北京东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英国的培根为科学发展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A.自制望远镜并发现许多新星体B.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C.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D.提出了关于宇宙无限的新理论
2020-02-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并在若干具体问题之后,叙述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全书的主要内容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面积、体积问题的逆运算,特别是开平方与开立方法)、商功(土主工程的分配与体积问题)、均输。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判断《九章算术》的成书与哪方面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结合所学指出这部数学专著的特点。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2)结合所学,列举欧洲在16、17世纪取得了两个科学成就,并概括说明这个时期欧洲科学的特点。
2020-02-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学好历史有助于各科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阅读文本之效用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四部分内容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任选目录中的一篇文章,分析历史学习对理解文学作品所起的作用。

理解哲学之效用   人教版高二政治教材第4课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人或许能发明一种不需要任何动力就能永远转动的“永动机”这一想法令许多人着迷。1714年,德国有个叫奥尔菲留斯的人宣布发明了“永动轮”,并当众表演,轰动一时。但后来事情被揭穿——原来有人藏在后面转动轮子。

科学家焦耳也曾被这种大胆的设想所吸引。他曾三番五次地做实验,经过多次失败后,得出了“要科学,不要永动机”的结论。通过多年的反复实验,他成功测出了热功当量数值,并具体阐发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结合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说明“要科学,不要永动机”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读懂经典之效用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资料回放

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邓小平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结合所学说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020-01-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