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并列举了相关“旧”的特征,如下表:
“旧欧洲的特征”
经济观认同的是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①)
社会观认同的是差异等级而非竞争能力(②)
文化观认同的是群体意识而非个人精神(③)
宗教观认同的是蒙昧盲信而非自然主义(④)

根据表格信息,请预测“新欧洲”特征出现的历史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世界市场形成;
B.②文艺复兴
C.③重商主义
D.④近代科学产生
2019-05-03更新 | 856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钢三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中国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2021-01-08更新 | 178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表》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 文轻理,重书本轻实戏。 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 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 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 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

材料二 欧洲大陆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 在前牛顿时代,科学探索要承受着来自教会及 社会的巨大压力,科学家需要勇敢甚至献身的精神,当笛卡尔得知伽利略被宗教法庭宣布 有罪后,几乎将他的全部手稿烧掉。 而牛顿时代的英国,非科学因素的束缚和阻碍大为减 少......1662 年英国成立了私人赞助但得到国家批准和支持的科学学会即皇家学会;1675 年英国国王签发赦令:牛顿任卢卡斯数学教授期间,可以不受圣职而保留主修课研究员职 位,这使牛顿得以避免研究之外的职事影响而专心致志于科学......于 1687 年发表《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

——赵河清《牛顿与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典科技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 国古典科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时代推动科学研究的社会条件。 根据上述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4 . 下表是17—18世纪英法等国学者根据牛顿学说得出的相应认识
科学理论认识
物体运动不受外力必然保持本原状况人的自由禀性
宇宙中所有物体的运动方式平权地遵守相同的法则人的平等理念

——据此可知
A.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发展
B.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
C.牛顿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规律
D.人们在探寻社会和自然结构的类同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反映了近现代科学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8世纪)形成了以牛领的经典力学体系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体系
第二阶段(19世纪)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
第三阶段(19世纪末以来)科学深入到微观世界和物体高速运动领域

据此可知,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A.第一阶段表现为系统化的实验科学
B.第二阶段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飞跃
C.第三阶段探讨了社会科学发展规律
D.科学启蒙推动了工业文明的科学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