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最终为托勒密的宇宙观敲响丧钟的是两位数学家:开普勒和伽利略。开普勒证明了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的,否定了托勒密理论中星体的圆周运动方式。伽利略则指出,宇宙并非像托勒密想象的那般完美无瑕。事实上,宇宙处在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中。此外,伽利略还对很多人们看来理所当然的规律提出了质疑。伽利略使用当时最先进的仪器——望远镜来观测天象,而他得到的数据令同时代人大为震惊。他用望远镜看到了太阳耀斑、月球山脉,颠覆了天体是平滑、完美和永恒不变的传统观念。他还注意到四个围绕土星运动的卫星,这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它们。他甚至还观测到一些非常遥远、人类从未看到的恒星,说明宇宙比人类想象的大得多。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归纳概括开普勒和伽利略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上述贡献的历史价值。
2019-07-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练习:第六单元测评
2 . 牛顿创立了所有物体运动的基本法则,用大量数据揭示出整个宇宙都受到引力的作用,还与其他人合作对开普勒描述的行星运动轨迹做出了解释,阐述了把理性假设同仔细的观察实验相结合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这说明牛顿的科学成就
A.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生
B.提升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C.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D.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重要意义
3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这反映出
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
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
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西方
1385年,明朝在南京鸡鸣山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天文台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天球仪等,西方天文学与科学仪器传入中国
1607年,李之藻著《浑盖通宪图说》,将地心说引入中国,西方托勒密地心说渗入东方天文学
1629年,开历局,以徐光启为监督,开始编撰《崇祯历书》
1634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监制“窥筒”,是为中国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1634年,《崇祯历书》历时五年成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1645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宪时历》,即夏历,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1542年,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
1572年,第谷发现仙后座超新星(银河系第二颗新星)
157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4年,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1609~1619年,开普勒根据第谷观测行星位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1632年,伽利略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林言椒等著《中外文明同时空》


上表为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欧天文学的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工开物》是明末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初刊于1637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天工开物》的可贵之处,在于记述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书中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描述,显露出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理论阐述,注重引入理论概念,而非单纯技术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映西学,如“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牛顿于1687年首次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首是一篇导论,综合力学各基本概念和牛顿三大定律;其后内容共分三篇,分别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质点和物体受关于力的各条特定定律的支配的无阻力运动,其次是阻尼介质中的运动和一般的流体力学,其三便是应用所获得的结果来阐明太阳系中的各个主要现象。该书的导论概括了牛顿力学的全部重要思想,是牛顿新宇宙观的精髓。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天工开物》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7-12-20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件)(百分比)(件)(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年—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年—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以荷兰和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开端,资产阶级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为促进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社团,陆续在各国建立。初期科学社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它使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科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从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科学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第一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7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2018-11-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