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7、18世纪,欧洲医学学会、农学学会和文学学会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学会竞相设立奖项,创办与会者众多的会议、自学会、工厂、作坊和咖啡馆,才智之士挣脱了传统的束缚,全神贯注追求实效。这些活动
A.促进了宗教改革的深入B.使文艺复兴由质朴走向了高雅
C.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D.得益于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2022-01-21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借古喻今”概括文艺复兴的实质,并分析“借古喻今”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021-09-25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   东西方部分思想对比

中国部分思想西方部分思想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

—马丁·路德


人非工具。

—康德

(1)材料中“中国部分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内涵?
(2)材料中“西方部分思想”反映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至少两个)
4 .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推动西方文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一卷

材料二   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身份社会的瓦解,欧洲17——18世纪的契约出现“从身份到契约”的新变化。西方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看重分析了从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典型用法,是用以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主权体。

——【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1)依据材料一分析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17——18世纪西方“契约论”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④
2020-03-04更新 | 277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