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道: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


(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
2022-07-12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著作中的“世界”
历史学家所著史籍的内容提要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前425年)1)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笼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各城邦同仇敌忾,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
奥托(德意志,11141158年)2)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1694-1778年)3)著《风俗论》,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摆脱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1)(2)(3)之一,分析上述欧洲历史著作中对“世界”的认识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