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2020-07-11更新 | 4036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2022届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世纪的法国,还远未解决扫盲问题,图书馆和阅览室是毫无意义的,而更方便、更大众化的去处是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刺激下,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咖啡馆里相遇、交流、互补,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平民主导思想潮流B.封建专制制度衰落
C.启蒙思想逐渐流行D.平民贵族日趋平等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在把牛顿的方法移植到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时,将科学与人类的道德联系起来,但却造成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如孔多塞把科学看作是社会合理化和人类精神不断完善的推动力量,卢梭则将科学看成是人类在道德上堕落的主要原因。这表明
A.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思想的启蒙,B.经典力学引发了“物理学危机”
C.阶级立场差异必然造成不同的认识D.科技进步很难与道德完全统一
2022-04-09更新 | 921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726年,西班牙思想家费伊豪在《捍卫女性》一文中指出:“对女性的判断,必须要从事情出发,不能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认为,我们也这么认为。”“女性的弱点不在于天赋,而是因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教育的缺乏。在科学上女性和男性的能力是一致的。”这反映出
A.工业革命兴起提高了女性的地位B.批判古典文化成为时代潮流
C.理性主义消除了人们的性别偏见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价值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世纪,新教徒认为每个人都应遵守自己国家所认可的宗教教义,如果有人拒绝遵奉国教,无疑应被处死。而到了18世纪,主张对所有宗教保持宽容的呼声不绝于耳,因为人们认为相比于在意你的信仰正确与否,上帝更乐意看到人们真正地去探索宗教的真理,哪怕探索的结果是错的也无所谓。这一变化反映出
A.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B.启蒙运动传播了理性精神
C.宗教改革促进了宗教宽容D.科学革命战胜了宗教蒙昧
2022-02-02更新 | 723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启蒙运动时期,专业音乐家通过追求一种更为易懂、易于人理解和喜爱的作品风格,迎合启蒙主义者所倡导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主张,并体现作曲家对社会生活的新认识、新态度。据此可知,当时的音乐创作
A.强化了启蒙思想的世俗倾向B.改变了音乐艺术的创作风格
C.促成了理性主义成主流意识D.体现了大众文化的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法国启蒙运动分化成以伏尔泰为首的保皇主义者、以孟德斯鸠为首的议会主义者和以卢梭为首的共和主义者三个阵营。美国启蒙运动中,杰弗逊的激进主义、麦迪逊的温和论与汉密尔顿的美国式托利主义都有各自坚定的拥趸。英格兰和德意志也是如此。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启蒙思想家(     
A.思想价值取向殊途而同归B.社会理想与政治实践相结合
C.内部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D.尚未构建起系统的理论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65年,卢梭的名著《爱弥尔》被判在马德里的一所教堂公开焚毁。许多西班牙青年由此知道了该书并借来秘密阅读。此后,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著作被走私带进西班牙,赢得了众多读者。1768年,"西班牙民众已普遍产生漠视宗教的现象,甚至不信宗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新思想传播B.启蒙运动中心转移到西班牙
C.教权成为文化批判的主要对象D.反封建斗争潮流进一步发展
2022-03-26更新 | 933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意大利思想家贝卡利亚(1738-1794年)提出:为了使社会获得益处,应该使教育普及而深入,这样可以减少犯罪行为,而且教育比采取制裁更有效。该主张
A.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B.表明新式教育得到普及
C.意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打破教会对教育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常常将“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挂在嘴边;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在位)改进了普鲁士的司法和教育制度,并且还鼓励宗教信仰自由,扶植科学、艺术的发展;哈布斯堡帝国的约瑟夫二世(1765~1790年在位)更是为了将其帝国改造得与哲人们提倡的新原则相一致而殚精竭虑。三位君主的共同目的是
A.用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服务民众B.为君权神授寻找理论依据
C.以新思想营造自己开明的形象D.推动社会平等以阻止革命
2022-06-03更新 | 47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