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历史悠久的学院式精英教育相比,面向社会大众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教育出现较晚。1793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此后,“艺术属于人民”渐渐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开展大众教育的鲜明口号……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是让广大观众感受艺术魅力,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全面协调发展。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美术馆既是殿堂,也是公共教育的平台,是育化大众的一个美的空间。”

——摘编自杨应时《美术馆:让艺术点亮美好心灵》

材料二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新的国家格言,每一位共和国公民在法理上都获得了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卢浮宫内的艺术珍宝由王室私藏变为了国家财产,参观这些珍宝也就成了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而不再是君主的恩赐。卢浮宫作为一个公共机构,而非君主私产,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类与公民权利宣言》的物质化载体之一。由此,这些被称为人类文明精华的艺术杰作真正与普遍的公众产生联系,并以美术馆这一新形式为媒介,得以被收藏、展示和研究。艺术的公众普世性由卢浮宫而发端。

——摘编自《美术馆的起源:大众、艺术与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卢浮宫的“现代形态转型”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浮宫“现代形态转型”的社会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主教会:世人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积累财产与信仰上帝是对立的,财产越多,离上帝越远。只有守贫才能接近上帝。由于人的贪婪产生了现世的财产,从而使人不爱上帝,不爱人类,所以贪婪应该受到永世的诅咒。

彼得拉克(1304﹣1374):财富智慧带来危害,是不幸的根源,人们叫做财富的东西,对真正的哲学家来说,既不是幸福,也不是值得尊敬的东西。

布鲁尼(1370﹣1444):财富本身并没有好坏的属性,它不过是完成某种行为的工具,在政治斗争中,财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财富是哲学家的朋友。哲学家只有有了丰富生活的必需品,从恐怖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潜心研究。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理性”主要指“知识”或“智越”,是强调人对社会的认识,而非近代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不满足于人性表面上的解放,他们还要满足人性的需要,彻底实现人本身的解放。他们向过去获得了追求人性解放的正当性,但是没有具体的可借鉴的方法,只有依靠自己,靠人类理性的力量,解决当代人的需求。因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运用自己的智慧,构建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三权分立、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君主立宪等设想,以保障天赋人权的实现。这些政治设想的出炉不是实验的方法,更非前人成果的借鉴,而是启蒙思想家们运用自己的思维设想出来的,这种方法即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彼得拉克和布鲁尼的观点及形成他们观点不同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又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外启蒙思想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影响有何不同?
4 . 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材料一“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吧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材料三“丑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材料四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你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同代人“矮化”孔子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2)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将孔子“维新化"?而陈独秀却要将孔子“丑化”?
(3)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5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

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

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体构想(任举两例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和“中央集权问题”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前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最初,唐太宗命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后改为礼部待郎,并增加了比隋朝多三、四倍的科目,确定以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书六科为常设科目,唐太宗还规定每年十一月起,至次年三月止,为考试日期,规定所有考生,必须考以《春秋》《左传》《礼记》等儒家经典为内容度贴经,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由中国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新发展的客观趋势,促成了唐太宗时期中外交流的繁荣

——摘编自赵克尧等《唐太宗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治国之策有何特点?分析这些政策对唐朝的影响。

材料二   启蒙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最核心的理论渊源。它认为: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无差别地”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人参政的基本权利。

——摘编自季卫兵《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取向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主义主张的治国理念。

材料三   在推进国家治理的实践中,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展现了自身的优势。新中国初期,全国各族人民以空前的热情,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各级政权建设过程中,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应当“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在过渡时期不长的时间里,党和政府迅速组织起有计划的社会建设,顺利完成了“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9%。

——摘自王文《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确立》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治理中如何显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综上,谈谈你对影响国家治理因素的认识。
2021-02-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