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启蒙史家在同封建教会史学的斗争中,在历史学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伏尔泰遍访欧洲勘探真实可信的史料,在写作《路易十四时代》过程中,他参阅了二百余种历史文献,该书不仅写法国、欧洲,也写到了亚洲、中国等世界其他地方。针对传统的历史循环和倒退论,杜尔果在《世界史论》中指出,人类是服从进步规律的总体;理性是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伏尔泰认为“历史的进步……是人类精神逐步摆脱宗教的桎梏和愚昧的过程”。吉本在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时,查阅、搜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与古罗马帝国相关的资料,包括碑铭、文物及各种拉丁文出版物。该书涵盖了欧洲、伊斯兰、拜占庭三大古文明,还写到了中国与印度。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启蒙史学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还不是真正科学的历史学。

——整编自赖元晋《18世纪启蒙史学的地位和贡献》等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学者普遍感到以反映朝代循环更替、探讨皇朝盛衰兴亡之故、旨在为帝王“资治”的传统史学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呼吁以新史学话语体系取代传统史学话语体系。

代表人物观点
梁启超“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夫史家之义务,贵按世界进化之大理原则,证之于过去确实之事,以引导国民之精神者也。”
陈黻宸“民者,史界中一分子也”,“史者,民之史也,而非君与臣与学人词客所能专也”。
夏曾佑“自草昧以至周末,为上古之世;自秦至唐,为中古之世;自宋至今,为近古之世。”此期前半段,学问、文章、政治集秦以来之大成,后半段则世局人心开秦以来未有之新局。
章太炎“所贵乎通史者,固有二方面:一方以发明社会政治衰微之原理为主……一方以鼓舞民气,启导方来为主。”

——据赵梅春《20世纪初以来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欧洲启蒙史家在史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分析取得这些突破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旧史学相比,新史学话语体系“新”在何处,分析新史学兴起的积极作用。
(3)综上,谈谈对史学研究有何启示。
2022-04-09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