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2023-03-01更新 | 1272次组卷 | 6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这样评价一位启蒙思想家:他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2020-07-11更新 | 4035次组卷 | 4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能力提升)
4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三权分立说B.人民主权说C.社会契约论D.天赋人权说
2020-01-07更新 | 11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B.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
2019-12-25更新 | 803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影响了西方议会制度的建立D.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2019-11-15更新 | 193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千古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私”.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B.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
C.体现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D.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
2019-11-08更新 | 26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卢梭曾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2019-01-30更新 | 1644次组卷 | 4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入学)历史试题
10 .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2017-12-01更新 | 316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新津中学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