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一战前后,英国议会不断通过授权立法,使内阁获得不经议会参与可直接发布行政命令以代替议会立法的特别权力。这反映出英国(     
A.权力结构发生了异变B.战时管理体制的正式建立
C.政治体制的高度完备D.议会对政府权限局部调整
2024-05-14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2 . 日记作为当事人内心独白的记载,对于认识和研究某历史事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6年冬至1878.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并担任驻英公使。

以下内容节选自他在伦敦的日记:

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晚

所过灯烛辉煌,光明如昼,近伦敦处尤盛。……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

光绪三年二月初一日

凡设电报数百千座,每座一人,垂碧女子至八百余人。……光绪三年二月三十日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不能出一计,定一谋,其言颇强坐以无能。

——摘编自郭嵩焘《使西纪程》

材料二   “我刚刚从英格兰回来。在那个国家,伟大的成就已经取得……这幅图景还有另一面:商品实际生产者的处境,并不值得羡慕,尽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但我们可以)。即使这些美存在于英格兰,它们也会被从成千上万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给遮蔽。”

——摘编自韩德森《费希尔和他的工业英格兰日记(1814—1851)》

(1)提取材料一中的任一历史信息,说明该信息对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状况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024-04-2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九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3 . 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里的多数派因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推崇,被同时代人嘲讽为“英国迷”。“英国迷”试图将英国经验与法国国情相融合,通过借鉴英国政制,革新法国政治制度。“英国迷”的政治主张(     
A.表达了稳定政治秩序的诉求B.推动了法国民众革命热情的高涨
C.助推了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D.实现了英国经验与法国国情融合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868~1886年间,英国政府内阁新人中只有9名是土地贵族,另有15名商人和专业人员。后者所代表的阶层包括银行家、商人、实业家和投资人,他们有的有爵位,有的没有。他们喜欢莎土比亚,谈论亚当·斯密,在实际权势方面与土地贵族不相上下。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受到了新的社会阶层冲击B.土地贵族转化为工业和商业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撼动了传统贵族的政治优势D.启蒙思想家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提升
2023-12-02更新 | 225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麦迪逊认为,“不管两种政府中的哪一个以牺牲对方来扩大其权力范围,这不只取决于两者的野心或处事方式的比较。实际上和形式上都要求,在每种情况下事情应该决定于他们共同选民的情感和许可”。麦迪逊在此(       
A.提出政府主要功能是保障选举B.强调联邦政府代表选民的意志和利益
C.重申了《独立宣言》的核心思想D.阐明了联邦制权力结构下的内在矛盾
2023-11-05更新 | 174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6 . 下图为1875年确立的法国共和制示意图。依据此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议会的选举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            ②国家元首有权解散参议院
③行政机构受到了立法机构的制衡            ④内阁能够否决众议院提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7更新 | 359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中指出:“尽管国家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在国家权力的分配上争吵不休,但对宪法中禁止各州发行纸币和破坏契约义务的条款却一致通过,规定偿还邦联时代的债务也毫无争议,并支持在宪法中写入引渡逃奴的内容。”由此可见,美国《联邦宪法》(     
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是有产者内部相互妥协的产物
C.否定了邦联制的政治实践D.是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突破了西方传统经济学认知经济发展的模式,试图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和认知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彼特在不连续性假设基础上,把动态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认为创新就是新组合对旧组合加以破坏或颠覆的过程。对此,他曾这样形象地比喻:多少辆马车相加,都不能得到一辆火车;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熊彼特非连续性创新模型

——摘编自《熊彼特之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等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20更新 | 46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天津卷)02
9 .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有如下规定:以后的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而应该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王室成员继承;凡非出身于英国者不得担任议员和政府官员;非经议会两院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过议会通过,均属无效。该法案的颁布
A.标志着英国宪政制度的完善B.使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C.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D.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形成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和法国是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强国,它们的经历说明:工业社会的出现需要有合适的制度保障:只有先创造制度保障,才能走进工业化的轨道。在创造制度保障的过程中,英、法两国道路不同,各自都有巨大的创建。在创新过程中它们各自引领了潮流,留下宝贵的遗产,这是它们领先工业世界的秘诀。

——摘自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1)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英、法两国道路不同,各自都有巨大的创建”?

材料二   美国独立之前,一直处在英帝国重商主义的庞大体系中,是英国世界商业网的主要支撑点之一。事实上,由于种种天然的联系,英国的技术发明很快就能传到美国,美国的工业发展几乎是紧跟在英国之后。19世纪的两件大事特别有意义,不仅是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国家,还使这个国家完成了真正的统一……半个世纪中,美国的农业生产增长了3倍,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20世纪初,美国的制造业生产心置超过了英、法、德三国的总和,它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业国家,已经站在“世界强国”的大门口了。

——摘编自钱乘旦等著《世界观代化质程·总论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的两件大事分别是什么?它们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相同作用?

材料三   中国模式总体上是一种“稳健改革模式”,它有下列独到之处:首先,作为一个有长期动荡历史的超大型国家,中国在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方面找到了平衡……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连续30多年长时期、大跨度的持续发展,从而为中国走向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五,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中国改革开放大致展现了一个清晰的格局:改革的顺序是先.后……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第一阶段的改革为第二阶段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车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成功之路。

——摘编自张维为著《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3)你如何理解“中国在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方面找到了平衡点”?结合所学,试举两例说明我国改革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
(4)综上,你认为促成大国经济崛起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021-02-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8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