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及成因。
(4)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研究主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革命期间,许多州都建立了独立的司法组织,但立法机关可随意改变法官的任期和薪金,干预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司法实际上从属于立法。直到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才确立起司法独立制度。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不得任意将其免职;法官的薪金于在职期间不得减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得受其他机关的干预。资产阶级法制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有关司法独立的规定,深受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理论的影响。在汉密尔顿等人看来,司法部门只有不听命于立法和行政部门,才能主持正义,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与自由。美国的缔造者通过宪法使司法部门获得与行政和立法部门相当的权力和地位,并在行使其职权时不受行政和立法部门的干预。希望用司法对行政和立法部门加以约束,防止它们滥用权力。在世界法制史上,赋予司法独立原则以完整内涵并真正付诸实践的是美国。

——摘编自张璇孟《论美国司法独立的政党困境及其制衡之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司法独立制度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司法独立制度确立的意义。
3 . 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地方治理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

——摘编自于逄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能够实现边疆有效治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方治理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呈现高涨之势,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思想和理论不断涌现。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以社会为中心的统治观念盛行。这种社会中心观念认为,社会政治权力的唯一来源一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社会的同意,并受到社会立法的制约:在英国,议会作为社会的代表无疑拥有至上的权力,是法律的真正制定者,因此,国王应演受到议会的限制。到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胡宁《试析英国宪政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材料二   在英国,议会至上,议会对内阁、法院有较强的监督权:美国实行典型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模式。英国的大选是指议会下议院议员的选举:在大选中,美国绝大多数州和首都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在一州或首都获得选民票最多者获得该州或首都所有选举人票。赢得270张或以上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即获得选举胜利,而当选的总统所在的政党就是国家的执政党;英国的两个党都具有不同的选民基础,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成为行政首脑,组织内阁,既掌握行政权,又掌握立法权。由此可知,英、美两国主要都采用两院制,即立法机关由上议院和下议院两个团体组成,共同行使议会职权。

——摘编自韩玮《英美的政治制度比较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该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政治体制的异同。
2022-07-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和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君主制国家中,虽然英国贵族等级制度历史悠久,但1688年政变时,英格兰世俗贵族却仅有160名,20世纪开始时也只有522名,明显低于同期人口的增长比例。英国贵族爵位的受封对象限于王室成员、宫廷宠幸、政府要员和高级军官,一般行政官员和平民无法进入“蓝血阶级”。在1721-1832年的22位首相中,有13人是上院贵族,6人是贵族之子,1人是贵族之孙;1769年,皇家陆军中的上将27%是大贵族;1688年,在由土地贵族策划发动的“光荣革命”爆发后,英国贵族虽有大宗地产,但是他们必须交纳直接税,不得承包税收,还出现了日益明显的资产阶级倾向。据统计,1820年,上院中主要借婚姻关系拥有爵位者有24人,约占全院贵族总数的8%。在18861892年间,新封贵族中资本家约占三分之一。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开启了政治变革的制动阀,贵族垄断的政体首次遭遇严重挑战。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改变了下院阶级成分,剥夺贵族政治特权的法令接踵而至。

——摘编自阎照祥《论英国贵族政治权势在近代的延续》

材料二   1688年,英国专制王权瓦解后,新兴商业贵族阶层掌权,新兴贵族之间展开了国界内外的利益竞争和争夺。新贵族们采取了限制进口、扩大生产出口以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策略后,1698年到1775年,英国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了500%和600%,“1688年,英格兰商船总吨位比1666年增加了一倍,比以前20年间的轮船吨位翻了一番”。1851年后,新贵族政体消除了因封建君主专制导致的市场边界的掣肘和对自由经济活动的限制,为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开辟了新路。没有英国君主专制的瓦解和贵族政体的建立,就不会有提供近代工业产生所必需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准备。

——摘编自赵涵《西欧贵族政体与近代工业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贵族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贵族政治权势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近代新兴贵族政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21-08-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的抉择和设计,是根据各自的地域、历史传统,社会发展状况而逐步形成的。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治水、对外征战等公共事务的需要,导致氏族首领的权力、地位不断加强,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血缘组织与国家形态熔铸一体的格局。在文化渊源方面更多地呈现出群体和集权的倾向。

——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瀚无际和飘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三   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渐进式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政治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的海洋风貌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的具体事例说明英国是怎样进行政治制度创新的?
2021-07-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面临解散的边缘……尽管外界认力我们的意见力一致,事实上我们正陷于千钧一发的关头……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约“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卖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根据《美国文明三部曲》等整理

材料二   (英国)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又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三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三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又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挥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度受到影响,工业化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体制的确立》《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又,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团)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雄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约“大妥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解决中心问题的相应办法和英法资产阶级与王权(复辟势力)妥协的结果。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井说明理由。谈谈你对“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的理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 《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020-03-17更新 | 300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