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及成因。
(4)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研究主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汉唐两代“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惨痛教训,赵宋统治者创建了路制。每路分设四司,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形成“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诸司若有违法不公行为,要相互举报;同时诸司共同负责对所辖州县的监察工作。无论是在运行机制上,还是在机构功能上,宋朝的路制,可谓是惩前代之弊,开后世先河。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   1781年经13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它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但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美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挽救国家。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1788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原因,并分析宋代“路”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及其对美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8-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为近一个世纪的法国政体动荡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其主要原因是该宪法(     
A.平息了各政治派别的内争B.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C.避免了混乱局势重新出现D.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有雅典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选举或者被选举为国家公职人员,直接控制、行使或监督国家权力。城邦的一切官员,绝大多数由机会均等的抽签方式选出,任期一般以一年为限,不得连任。根据平等选举制和短期任期制可以计算出,雅典公民中的三分之一有机会被选入议事会。所以说,作为国家主人的雅典公民,无须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就可以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

———摘编自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1781年经13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它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但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美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挽救国家。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1788,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及其对美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世纪初,约翰王用恐吓和暴力的手段向贵族征税、征兵,愤怒的英国贵族和市民在1215年联合起兵,迫使约翰王签署了一个限制王权的政治文件《大宪章》。一个看似寻常的事件,竟然在英国就形成了一个不可践踏的历史传统、不可摒弃的政治遗产、不可逾越的政治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就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倡导社会变革之时,……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著书《自由君主制度的真正法律》,他的“自由君主制度”是指不受议会、宗教和一切法律制约的君主制度,国王只对上帝负责。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等

材料二:1949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宣布“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要求“蔑视和批判欧、美、日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这一时期,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大行政区人民委员会组织通则》《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土匪暂行条例》《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土地改革法》等法律。在立法中,大量的苏联法律被引进,当时还聘请了苏联许多法学家来华传授苏联法学。

——摘编自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确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法制建设的特点。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 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 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1875年宪法的制定是资产阶级各集团之间妥协的产物,妥协的结果使宪法具有残缺、 矛盾、可变通的特点。 …… 19世纪80年代,第三共和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复兴源于大革命的共和   传统,以此来塑造和广泛传播自己的一整套共和文化,进而达到在意识形态层面稳固共和政体的目   的。确定国歌和国庆日,是这一形塑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事例。 …… 国庆日中盛大的阅兵式   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当法国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时,在绝大多数法国人的心目中,共和国仍仿   佛是最好的或最可以接受的制度。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政体“稳固”的原因。
2023-01-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是一次根本性变革,在非暴力的过程中完成了制度的变迁。虽说新制 度仍需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得到完善,但“光荣革命”毕竟是奠基的第一步。这使人们意识 到,妥协和渐进也可以达到目标: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非暴力的“光荣革命”中竟然被解决了。英国人从“光荣革命”中学到了许多,后来的英国人,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都企图到“光荣革命”中去寻根溯源。

——摘编自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 1875年法国宪法只是一部法律文件汇编,一般公认的有三个法律:《参议院组织 法》《关于政权组织法》《政权机关间关系法》。篇幅相当于1848年宪法的113、1814年和 1830年的宪法的112、1795年宪法的1110。宪法一方面给予总统以很大的行政权,但规定 “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只要两院绝对多数通过决议,或由总统提出要求就可以对宪法进行修改,用不着213的多数,也不用征求人民的意见,所以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宪法。然而,这部宪法却保证了制度运转65年。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这一“根本性变革”的意义,并说明“光荣革命”为英国发展提供的政治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能保证“制度运转65年”的原因。
2022-01-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 《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020-03-17更新 | 300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面临解散的边缘……尽管外界认力我们的意见力一致,事实上我们正陷于千钧一发的关头……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约“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卖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根据《美国文明三部曲》等整理

材料二   (英国)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又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三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三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又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挥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度受到影响,工业化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体制的确立》《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又,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团)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雄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约“大妥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解决中心问题的相应办法和英法资产阶级与王权(复辟势力)妥协的结果。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井说明理由。谈谈你对“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的理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90年3~4月,议会通过几个财政法案,将国王的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明确分开,前者供王室、宫廷和政府日常开支所用,后者用于战争及其他非常需要……“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历史陈迹,“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一英国议会制度》

材料二:“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摘编自《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材料三: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力。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享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

——《法国通史》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五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历史陈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王靠议会生活”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
(3)根据材料三,比较法国、德国两国国家元首的不同之处。
2019-03-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陕西省富平县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