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人权宣言》以人权和法治为核心,强调必须实行分权原则以防止政府的专横与渎职。1791年宪法在确立新制度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赋予公民集会、请愿等自由权利。这些文件的颁布(     
A.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产生B.巩固了拿破仑政治军事独裁
C.促进了法国社会的转型D.实现了法国政治局势的稳定
2 . 16世纪后期,在英国议会举行期间,除上、下两院之外,还存在一个国王的“大会议”,其被认为是“加强版”的御前会议,负责按国王旨意安排会议。国王的重要臣僚中书令、国库长、内府总管都是“大会议”的成员。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A.《大宪章》的影响式微B.议会受到王权的操控
C.分权制衡原则被破坏D.君主立宪制尚不成熟
3 . 针对近代法国宪法更替频率,有学者认为:这一历史现象,与美国革命一锤定音,首创1787年宪法,200年不变,形成强烈反差。也同英国革命一次定向,没有一部成文宪法,却能保持200年宪政体制稳定不变,构成令人奇异的对比。学者意在说明(     
A.美国社会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B.英国法律体系完备和社会稳定
C.法国民族传统影响宪政的精神D.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艰难
4 . 宪法通过时,“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还需要大力改造”。这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
A.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B.体现出资产阶级斗争的软弱性
C.是主要政治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D.反思了大革命过于激进的缺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胜选党派组阁,每一次执政党的改变都会造成文官的大规模替换,导致政府的不稳定、政策难以延续,出现了典型的政党“分赃制”。19世纪中期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一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政治的核心
C.文官改革目的之一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6 . 1883年的法国选举中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尽管工人和老板之间矛盾重重,但只要老板赞成共和制,工人在选举中就投老板的票。君主派德·莫子爵无可奈何地说道:“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这反映了
A.共和制成为法国历史发展潮流B.法国保留浓厚的封建政治残余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D.法国君主势力退出了历史舞台
7 . 美国两党制自出现伊始,两党虽然在一些问题上立场不同,并且矛盾十分尖锐,但是,所有的政党活动、政党体制都是在宪法的框架内完成的都自愿在宪法的约束下进行政党之间的较量。这说明美国两党制的产生
A.平衡了不同阶层的利益B.适应了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C.推动了国家统一和团结D.提高了民众参与政权的热情
9 .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9-01-30更新 | 5924次组卷 | 156卷引用:2017届云南姚安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C.总统权力大,议会权力小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