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875年法国宪法被喻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隙中溜进来的"。尽管它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总统。但在内容组织上,它既无序言,又没有理论说明:所有条款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反映了该宪法诞生的主要背景是
A.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B.共和制确立促进工业革命开展
C.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D.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
2 . 托克维尔指出,美国的制度得以长治而稳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大陆开始的各乡镇自治状态,地方分权先于政府集权存在,在独立后维持国家的要求才使得民众自治的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而非反过来的政府施舍给民众权力。材料意在说明(     
A.地方自治是美国政治的重要基石B.中央集权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C.联邦体制瓦解了美国地方自治权D.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美国制度不断完善
3 .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更为合理的是
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实行君主专制很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要求,实现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要共同争取的权利
2019-07-23更新 | 24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2019-01-30更新 | 1776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1789—1875年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独裁帝国、复辟王朝等,直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才最终确立共和体制。下列选项中不是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得以建立的原因的是
A.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C.欧洲封建势力的普遍衰落
D.君主制在法国已不具备土壤
6 . “在长达四年多的斗争和妥协中,……到处充满了妥协的痕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均得到了某种照顾。也许,这才使这部结构上残缺不全、内容上反民主的宪法得以长命的原因之一。”最能体现材料特点的是(       
A.法国1875年宪法B.美国1787年宪法
C.英国《权利法案》D.德意志帝国宪法
2018-10-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