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妥协是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一种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87年联邦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二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光荣革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出“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的制度”。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
2 . “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没有能创造出一种可以取代专制王权的新的政治制度,结果导致专制制度复辟。可是复辟之后不久又发生一件事,这在英国历史上叫“光荣革命”。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

材料二   邦联条例内容选编:

①宪法容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

②中央无权管理洲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新的体制”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哪部法律文献中得到正式确定的?“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到了哪一机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美独立之初建立的邦联制的有何弊端?是怎样改变这一弊端的?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概括这一改变对美国的积极作用。
2020-06-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在法国大革命结束后,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的派别,大革命结束后,这些派别的精神继续保留下来,直接影响到以后资产阶级各集团对革命的不同理解。既然议会多数是由党派联合而实现的,为了得到议会多数,左右两派极力争取中间派的支持,中间派的政治归向成了举足轻重的砝码。每当政治斗争激化时,各党派迅速形成泾渭分明的左右阵营,这使法国政党的格局简单化,在政党斗争复杂、政局动荡的表象下,保持了资产阶级较为稳定的统治。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材料三   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邦国普鲁士完成的,主张专制主义的普鲁士皇帝和宰相成为统一后德意志的皇帝和宰相,容克地主阶级真正掌握着国家的实权,上层建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能够任命内阁成员,政府对君主负责,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然而,德意志皇帝已不再是封建时代的专制君主,无论其权力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体现意志。

——摘编自范松山《1871年德意志帝国国家属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和雅典的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保持多党制对法国政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邦国普鲁士完成”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国家属性
4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英国和美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唐分官阶为九品……中书令门下侍中及尚书令皆为三品官。若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奉侍皇帝。故就官职名义言,这三个官原本都是内廷官。中书主发令……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制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这样设置官职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国王统而不治。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历程。

材料三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
5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需送门下省,由给事中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法律内容
1689年《权利法案》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今后不允许任何天主教徒成为英国国王,国王也不得和罗马天主教徒结婚。
《叛乱法案》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同意,并至多只能维持一年的时间。
1694年《三年法案》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701年《王位继承法》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任免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中枢决策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法律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有何作用?
6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一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

——《近代中国宪政发展史》


材料四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1)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在哪里?其民主政治的主要组织机构,并简要说明其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这是哪部法律文献的规定?
(3) 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部宪法?它体现了怎样的政治原则?当时颁布这一宪法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2018-03-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廷续,直至清代。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 “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政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的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一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一一 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怎样反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失败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材料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中央机构和古希腊“分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并说明二者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对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1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