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国家治理有赖于法治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对债务的“执行”做了详细规定,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第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第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摘编自周桐《罗马法原论》


(1)依据材料,概括《十二铜表法》在债务“执行”方面是如何调节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关系的?
序号重大历史事件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2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3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4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围绕政治制度建设,从上表中任选两件大事,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
2019-12-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新的政治制度总是孕育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并各具特色。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这次选举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以及总理与其内阁对立法机关负责的原则……在共和制的法兰西,很长时间内真正的执政者并非成了礼仪人物的总统,而是总理和他的内阁,他们严格地对立法机关的多数负责。不幸的是,一个议会里往往有一打左右的党派存在,总是难以形成多数。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19世纪法国与美国共和制的不同。
2019-12-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三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思想主张。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指出伏尔泰所叹言的欧洲商人发现的“东方”是指什么事件?哲学家发现“新的精神”世界又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的“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019-01-3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连江尚德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主要从事审判工作。

——臧嵘主编《历史•必修Ⅰ》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规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指出美国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3月,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拨款法案的政治前提及其意义。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七款:“一切征税议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可以如对其它议案一样,提出或同意修正案。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将异议详细记入议事记录,然后进行复议。”
第八款:“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进口税和货物税,以偿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
第九款:“除非经法律规定拨款,不得从国库提取款项。一切公款收支的定期报告和账目,应随时予以公布。”
——《美国宪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宪法中关于国会财政权的规定。这些条款体现了美国宪法中哪些重要的政治原则?
材料三 (美国)1939年的第一项重组计划就是将预算局(简称BOB)从财政部转移到总统的行政办公室,第8248号行政命令明确规定了预算局的责任,协助总统准备预算和监督与控制预算的管理成为其主要职责。
——徐红:《论英美议会财政权成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权有何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从近代西方国家财政权变迁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6 . 近代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确立了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2)根据材料概括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指出德、法两国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
(3)结合对英、美、法、德近代政体的分析,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7 .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再到兼相——丞相没有了。这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更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读史札记

材料二   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四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回答材料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2018-07-24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同的实现共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族的整体为民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四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时那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四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

2018-05-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同意,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为国王使用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架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为英国确立           政体奠定法律基础。

(2)材料二美国1787宪法体现了什么核心原则?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如何架构的?

(3)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任职期限、行政权力上有何不同?

2018-07-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界欧洲主要国家
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

(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2018-09-10更新 | 1533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