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4年法国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被认为是德国间谍,被诬陷犯有叛国罪,被革职并处终身流放。1897年,法国文坛领袖左拉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要求重审此案。次年,左拉还写了一封致总统的公开信,并发表在《震旦报》上,该报主编乔治·克里孟梭给公开信冠上了“我控诉!”的通栏标题。公开信发表后,《震旦报》连续刊登“抗议”并征求签名支持,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签名响应,他们大多是大学里的师生或持有高等教育文凭的学者,此外还有作家、艺术家、建筑师、律师、医生等。当克里孟梭写出“来自各个地方的所有知识分子为了一种理念而汇集在一起”这句话的时候,法国知识分子自此“诞生”。他们走出各自的专业领域,利用自己的声望,从全人类共同奉行的一些价值信条出发,以各种方式全面“介入”社会政治生活,批判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他们以强烈的公共关怀和显著的独立人格著称于世,被世界各国的知识分子奉为楷模。

——摘编自吕一民、朱晓罕《法国知识分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知识分子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素养。
2023-11-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相继确立,由于国情的不同,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清朝晚期徐继畲《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政体形式及“创古今未有之局”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权力和地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处于转型之中的西方国家兼具民族国家、工业化国家、殖民主义国家等多重身份。将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资本家的积极行动和一个发展最为迅速的体制即具有强大行政、立法、司法、军事能力、保护私人产权并与其合作的国家统合起来,正是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成功转型的秘诀。

材料二   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期,欧洲国家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获得了非西方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和市场资源,并在法治环境中,用野蛮的方式将工业生产节奏和生活需要传播和强加于世界各地的农村地区,用西方棉纺资本和技术强行取代全球南方国家传统手工业生产,这对全球南方国家原有经济体系和商业网络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全球性的劳工队伍被工业资本主义的新秩序组织起来,欧洲国家制定了新的世界经济分工,在世界经济的“大分流”中成为拥有特权的发达国家。美国1787年制宪使得奴隶制在宪法的保护下合理生长,联邦军队强行迁移印第安人部落,为白人定居者腾出兴建棉花种植园的空间,单一经济作物发展模式更是将无数美国奴隶的后代投入到“第二次奴役”的深渊。国家则通过官僚机器和法治体制,强制实施低工资制,并对劳工阶级的反抗进行暴力镇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西方国家“转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3-07-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学术界通常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君主制和民主制的混合物,也是在中央集权和联邦分权之间寻求平衡的妥协产物。一些学者对其有不同态度,如德国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是“由普鲁士霸权、联邦制的帝国联盟、旧的集权体制和现代选举法等构成的混合体”。它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一种独裁的、半专制主义的虚假的立宪主义”。相反,德国宪法学家恩特斯·R·胡贝尔则认为,1871年宪法是“德国宪法问题的合适的解决之道”。

——摘编自沈辰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富有特色的立宪议会制度》

材料二   1875年宪法确定了共和国的制度,虽然这是一个“连自己名称几乎都不敢宣布的不光彩的共和国”。但它终于站了起来。共和政体的确立,当然是因为当时保皇派力量分裂,共和派加强了自己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因为绝大多数工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已经憎恶了君主制度,而这正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一个贡献。在此以后,法国虽仍相继出现了两次君主复辟运动,但都宣告失败。

——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材料三   明治二十一年(1888)四月,新设了枢密院。宪法草案的审议工作就在枢密院秘密进行,明治二十二年(1889)二月结束,择同月十一日纪元节,颁布了宪法、皇室典范及附属各法令。颁布宪法时全都欢腾,举国庆贺;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知宪法为何物。即使对此表示关心的人,事前也全然不知道它的内容,大家只是对盼望已久的宪法,终于发布了这件事本身表示庆祝而已。

——【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两位学者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不同认识,并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5年法国宪法能够确立共和政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政府宪法制定及颁布的特点。
2023-07-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法国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的喜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主人公费加罗和苏姗纳是某伯爵府的仆人,他们正在欢天喜地地为婚事作准备,却突然得知伯爵对婚礼怀有阴谋,于是各色人物开始登场,平民和贵族之间展开了较量,最终聪明勇敢的平民取得了胜利,虚伪荒淫的伯爵当众出丑。在这部喜剧中,第三等级的普通平民成为戏剧中的正面人物,而传统戏剧中一直受到赞颂的贵族伯爵却成了被嘲笑的对象。

1782年,博马含的剧本被呈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国王立刻就下了禁令。人们不断上书请愿,才迫使当局让步。1784年4月27日,《费加罗的婚礼》首次公演,当天清晨法国大剧院就被人群包围起来,大门被冲开,门卫被赶走,铁栅栏被拆毁。这部喜剧从第一天公演起就获得了巨大成功,有的评论家还把这一天称为法国戏剧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摘编自[法]约瑟夫·盖尔让《博冯舍与〈费加罗的婚礼〉》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利。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

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否则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编自法国制宪会议《人权宣言》(178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费加罗的婚礼》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人权宣言》否定旧制度的表现,并指出其为新制度确立的原则。
2023-06-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2年法国历史学家米涅在他的《法国革命史》中认为: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取得了政权,而当人们正感到需要“一位能手领导下重建社会,而作为伟大人物和常胜将军的波拿巴(拿破仑)正适合于从事这一事业”。赞赏拿破仑在奖励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提高行政效率和从事大规模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赞扬他的立法事业,使“法国有了超越于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第二帝国出现了抨击拿破仑的浪潮,他们以攻击拿破仑第一来攻击拿破仑第三(拿破仑三世),以指斥雾月十八日政变来指斥十二月二日政变,借以发泄他们的愤懑。

——摘编自王养冲《拿破仑研究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被誉为“伟大人物”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历史学家对拿破仑评价存在差异的原因。
2023-06-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的批准,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

——摘编自陈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法两国君主立宪制结局的不同原因》

材料二   1871年建立起来的总意志帝国是普鲁士首相伴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是普鲁士强叔政治的结果在意态帝国中,以皇帝为首的容克贵族居于领导地位,资产阶级则从“参与”的意又上加入了统沿阶烦的行列,帝国在建立之初虽然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立完为虚,君主是实。1871年修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任免国家官吏之权,有法律的创制叔是帝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拂和,与外国缔结同盟和签订条约委派驻外使节。帝国宰相是全帝国唯一的大臣,其领导下的内网主持着帝国政府的运转。由于宰相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因而只对皇帝而非议会负责;而由宰相任命的国家各部门的负责人则对宰相负责。从立法机构有关权力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专制主义色彩。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
8 .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模式:“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的特点。
(2)材料二中“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通过这种设计,“控制者”最终处于什么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民主政治的设计遵循什么原则?
(4)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当今制度建设有何启示?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政府,认为当各州不能立法或各州的立法妨碍联邦的和谐时,应由中央立法,……州权派坚持抱住州权至上、立法至上的原则不放,虽然同意中央有权规定通商和税收,有权对不服从中央的少数州采取行动,但要求中央权力在行使前必须经若干州的同意。

——摘编自易中天《费城风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联邦派和州权派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化解这一矛盾的具体做法。
2023-04-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4年,英国政治家索姆杰·宁斯指出:“下院独立不是英吉利法的基本要素。英国宪法的优点在于它由三种权力构成,彼此相互依靠。其中一方独立于其他两方,它必将独占全部的权力,我们的政体就会立刻改变。上个世纪行使过下院独立,国王被弑,贵族遇难,建立起世上最坏的民主政体。倘若我们不幸再看到另一个民主政体,同样的混乱肯定会再次发生。”同一时代的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埃德蒙·伯克认为:“成功源自光荣革命,但光荣革命的原则不是变革而是维护传统。传统保障了社会的存在,是社会的基石。”

——方家、张士昌《迈向大众民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

材料二   法国的革命者倾慕并效法古代民主,在表面上更忠实于民主的理想,实际上却把民主过度价值化,抽空了它的工具性内涵。在法国革命的高潮,国家政治的基本形态不是国民公会的理性辩论,而是变幻无常的街头民众运动。美国的革命者则出于对精英政治的偏好,对那种直接诉诸民众的民主忧心忡忡,他们基于对集权和压迫的恐惧,设计了一种体现限权、分权和制衡原则的代表制政体,这固然导致了民主价值的流失,但也为治理现代大型民族国家找到了一条非君主制的道路。英国推崇混合宪政的理念,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虚化了“王在议会”的制度,架空了世袭贵族主导的上院,缩短议员任期,扩大选民基础,以渐进变革将传统政治转化为了民主政治。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政治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个国家的民主政体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226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