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附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夏,李自成率部从湖北房县出发,进入河南,起义军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到处传唱着“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国号大顺。三月十九日晨,大顺军攻入(北京)内城,崇祯帝在万寿山(煤山)自缢,统治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三十日,大顺军撤出北京。五月初二日,清军入京。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阶段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英国国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英两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英国革命”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英国是如何建立与完善“代议制立宪政体”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中国“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的观点的看法。
2 . 在1787年制宪会议起草和审议美国宪法时,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先贤们并不希望建立政党,他们认为建立政党是恶魔,容易导致党派之争。为了使新生的共和国免受政党和派别的影响,这些先贤们创立政治机制侧重于考虑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
B.权力机构分权与制衡
C.把邦联作为制度建设重点
D.联邦法院法官的任期
3 . 1787年宪法的中央集权原则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邦联变为“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下面对1787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美国的迅速崛起
B.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C.有利于国防的巩固
D.根除了州权主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三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材料四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据材料一,回答梭伦改革中的什么措施最能体现恩格斯的论述。分析其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而实现利益相互妥协的?

(4)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我们胜利的舰队把我们的光荣带至四海,而法律保障了我们的财富;从来没有一个法官可以主观地解释这些法律;从来没有人能毫无根据地做出判决。倘使有些法官胆敢把一个未经控诉、未经法律制裁的公民判处死刑的话,我们就要把这些法官当作杀人犯来惩罚。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护国家和自由的紧要关头。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个醋气熏天的情夫在争献殷勤地侍奉同一个情妇。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三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内阁”因此而得名。1714年,54岁的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物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于是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商定对策,然后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后来内阁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被称作责任内阁制。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体的基本制度和原则。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明朝内阁与英国责任内阁的不同。
6 . “以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但它却不断巩固,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其原因主要是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1875年宪法确保了共和政体的延续
C.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D.总统强大权力的保障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对议会权力的认可;1689年的《兵变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国王对军队的控制权;1694年的《三年法》则规定,一届议会为期最多不得超过3年,并且每3年之中必须至少召开一次议会……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787年,国民议会起草了新的政权体系蓝图——《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其中强调了个人权利。美国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部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英国代议制政体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的个人权利有哪些。为保障个人权利,这部宪法规定美国实施怎样的政治体制?
(3)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近代代议制政体的共同特征。
8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3)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三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
10 . 托克维尔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曾明确指出,要避免实行民主制度时可能出现的两种危险:一种是无政府状态,即用人民的随心所欲去代替政府做决定;二是权力过于集中在立法机构手中。下列哪种政体较好的避免了托克维尔的担忧: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俄国的沙皇专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
D.日本的立宪君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