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C.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2016-11-27更新 | 11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材料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80多岁了,她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材料三《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中女王说“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2)分析材料一、二、三,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何本质不同?从当时的世界潮流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2016-11-27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高安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班研究学习小组搜集的史料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英国组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德国组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有创建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1)材料中哪一组学生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
(2)英国组结论的依据是否充分?说明你的理由。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政治与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请你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摘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四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五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出现的进步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什么法律原则?
(3)材料三体现出的法律制度有何特点?在我国,对这种制度进行否定的第一部法律文件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制度方面创新的表现和实现途径。
(5)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论证材料五的主要观点。
(6)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5 . 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腐败现象要坚决打击,实行零容忍”,而权力监督与制约是反腐败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会议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20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30年代 责任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并结合史实说明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的特点
材料三:自1938年8月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毛泽东逐一为每份奖状题字,使受奖者感到莫大的光荣。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会对政府官员行使监督权和罢免权。边区政府还设置审计处行使行政监督和经济监督的职权。边区政府对违法乱纪依法严惩,边区高等法院曾处死了逼婚不遂而杀人的黄克功和利用职权侵吞公款3050元的肖玉壁等。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所采取的廉政措施及意义。
2016-11-27更新 | 3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改革”大事记

1832年,英国第一次进行议会改革:取消一些“衰败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新兴工业城市获得较多议席。同时,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和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贵族地主的势力进一步降低,1/2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许多农民获得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1885年通过法案,重新划定选区,将全国统一划分为617个选区,除22个城市和牛津、剑桥两个大学选区仍保持两个议席外,其余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1个选区只选1名代表。这样基本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

1911年,议会又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将议会期限由七年缩短为五年;二是下院议员实行薪金制。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下院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但是上院仍是保守力量的堡垒,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获得通过,上院否决权被极大削弱。

1918年,第四次议会改革,30岁以上已婚的有自己独立财产的女性获得选举权;

1928年,第五次议会改革,21岁以上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所有成年公民普选权实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英国社会各阶级围绕着议会选举改革、实现普选权而持续斗争。但始终以一种平和的,非暴力的方式出现,体现了英国民族特性在政治领域内的凝结。这种渐进妥协的模式力求找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协调点,达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平衡,避免激进革命带给社会的损害。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体现的发展趋势。

7 . 纵观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史,可以窥探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7世纪至19世纪)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土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凯以全票当选,于3月10日在北京就任。
—一凤凰网《被误读了百年的袁世凯“窃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判断图2、图3首先出现的朝代,并指出由图1到图3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据材料二,指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体制”及其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民国政府采用了近代西方何种政体方案?并指出在《临时约法》中为预防袁世凯权力膨胀而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建设发展的认识。
2016-12-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海林林业局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发展进程简表
英国
法国
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立起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1265年孟福尔召开议会,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 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两国民主进程中各自呈现的主要特点。他们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二     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的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观点,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谈谈美国是如何实现权力制衡的。
材料三   袁世凯3月11日在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第二天便在南京公布《临时约法》,塞给袁一部他未参与制定的“宪法”,束缚其手脚。《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和同盟会的革命方略。辛亥前,孙一直主张革命成功后实行美国政体,《组织大纲》集权于总统完全符合他的意愿。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
(4)有人说“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16-11-2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9 .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以来东西方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传》

材料二   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民权的,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至,国内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的先例。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

材料三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全集》


(1)材料一所述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怎样的政治局面?美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他是如何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推进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差异。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存在着两党政治,自由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保守党的主张是守旧的,常常激烈反对国     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保守党和自由党相互之间也不时进行激烈攻击。但是,经济大发展促成的改革要求,毕竟是必然的趋势,两党分歧是阻挡不了的。
材料二   1867年英国的第二次议会改革增加了100万选民,基本上是城市居民。1872年规定了秘密投票制,保障选举自由。1884年的议会改革则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缴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可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妇女仍没有选举权。当时英国人口不到4000万。如果不计入妇女和21岁 以下的男人,在成年男子中有选举权的已占大多数。
材料三 (美国)每当总统选举之时,都会有各党派的若干名候选人参加竞选,但是当选者历来只是影响最大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从内战后的情况看,共和党主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党,同时拥有白领工人和技术工人,不少小农场主。民主党以南方有产者为主要支柱,包括农场主、工业界以及坚持白人至上的人。
材料四 19世纪末,美国的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工业界与农业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围绕币值问题尖锐对立起来。尽管共和党明确主张实行金本位制,而民主党坚持自由铸币和增发纸币的通货膨胀主张,相互之间也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和职责,……后因工业大国只有美国尚未实行金本位制,又遇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美国黄金大量外流,这才引起人们的警觉。1893年由一贯反对金本位制的民主党总统宣布实行金本位制。
——以上材料均引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促使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美国虽然是多党制的国家,为什么实际上存在的却是两党政治?围绕着币值问题尖锐对立的两党为什么又能达成共识?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英、美在走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各有什么特点?又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6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宁夏灵武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