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之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的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以上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历史文献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法律文献?反映出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

(3)材料四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除此之外,新中国初期,我国还确立了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2018-01-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陪审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梭伦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设立了被称为“赫里埃”的公民陪审法院。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一般人数为500名左右),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参加案件的审判。每次参加审判的陪审法官人数大概是法院陪审法官总数的1/10,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投票表决,投票方法是往票箱内投放石子。

——摘编自《浅祈中西陪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目前,美国有两种人数不同的陪审团,分别是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由23人组成,小陪审由12人组成,每位陪审员任期最长不超过18个月。美国法律规定,选出的陪审团必须在受理地区的范围内具有相当合理的代表性,即在种族、年龄、性别等方面较为准确地反映该地区的人口状况;这样就更能保证陪审团不会在某些问题上有严重的意见倾向……原被告双方的律师都有相等的将其认为应该回避的人从陪审员名单中除名的机会。

——整理自《试论美国的陪审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陪审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雅典陪审制度相比美国陪审制度的不同,并分析美国陪审制度所体现的价值理念。

3 . “民主政治”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制度设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的人民都能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例举希腊哪一城邦的民主是后世的典范。结合所学,说明伯利克里执政期间是如何实现“长治久安”。

材料二:将立法权交予代表民众的议会手中,这是近代英国宪政制度形成的第一步。而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避免议会滥用权力……还要把公共权力分散在不同机构和部门之中。

——摘编自魏建国《宪政体制形成与近代英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宪政制度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行使民主的方式上,近代西方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区别。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的理解。

材料三: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5年黄炎培《延安归来》

(5)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建设中体现“人民监督政府”的政治制度。

2018-01-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后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摘编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

5 . 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制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

——凤凰网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经历二百多年的沧桑,但众多的修正案使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美国宪法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而微的规定,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又必须适时调节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所以美国宪法不仅仅在于它确立了人民主权、限制政府、联邦制和分权制等一系列原则,更重要的是形成的一种妥协精神,……美国宪法的这种妥协精神对于保证社会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美国宪法正是具有了这种“谈判”与妥协精神,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式,从而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四 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于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的历程。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部“活着的宪法”的含义。并分析其成因。

(4)据材料四,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2017-12-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知行学校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缺乏成热的政治科学和历史经验,人们尚不知代议制为何物的2000多年以前,实行宪政只能采取直接民主制的形式,因此,只有在地域有限、人口不多、集会方便、居民彼此熟悉的蕞尔小国中才有望建立宪政。尽管一般说来,早期的国家都是小国寡民式的,但存在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如果某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会谋求向外发展,兼并邻国,在消灭弱小邻邦的基础上发展为一个大国乃至帝国。东方国家的早期历史基本上都是走的这样一条兼并与扩张的常规道路。

——摘自程汉大《古希腊罗马为何成为宪政发源地》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并被美国沿用至今、美国立宪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根本在于建构理性与经验理性的有机结合,美国既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榜样建立并维持立宪政府体制,又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正视社会存在的多元利益冲突,并通过妥协化解政治矛盾。

——摘编自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的有机结合钛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能够成为宪政发源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在建构理性和经验理性上的具体表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列摘自英国《权利法案》(1689年)的部分条文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僧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彼等(即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并主张、要求与坚持上开各条为彼等无可置疑之权利与自由;凡上开各条中有损人民之任何宣告、判决、行为或诉讼程序,今后断不应据之以为结论或先例。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1787年5月25日到9月17日美国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宪法。它取代1781年《邦联条例》成为美国的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制宪会议由华盛顿主持,出席会议的共55人,在政治态度上多是保守派,代表人物汉米尔顿。只有富兰克林和路德・马丁两名民主派参加会议。最后通过了联邦宪法。这部宪法基本未提及人民的民主权利,后在群众压力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斗争下,于1789年7月又通过十条宪法修正案,1791年12月15日正式生效,即著名的《人权法案》。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请简述1789年修正宪法的主要原因。

2018-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郴州市 2017 年下学期学科教学状况抽测高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限穆令”,世界又一次聚焦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对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其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曾深有感触地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日本学者清宫四郎在《权力分立制研究》一书中说:“三权分立不是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而是消极地防止滥用权力的理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愈来愈细,政府管理越来越重的背景下,如何在民主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是当代西方民主面临的一大难题。

——摘编自凌胜银《西方民主政治的问题与扬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西方民主与效率”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百度百科

材料二1777年大陆会议制定的并于1781年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13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鉴此,邦联合国会于1787年2月邀请各州代表到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修改《邦联条例》。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直至1787年9月17日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讨论。1789年3月4日召开的美国第1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

——百度百科

材料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对于正在酝酿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取美国式的总统制还是取法国式的内阁制,同盟会内部存在着分歧和争议。经多次讨论,孙中山同意行内阁制,并拟议以黄兴为内阁总理。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一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修改《邦联条例》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与《邦联条例》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目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贼,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1)材料一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二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

材料三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修正案生效日期
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1870年2月3日
第十九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1920年8月18日
第二十四修正案禁止因为没有支付人头税而撤销投票权。1964年1月23日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

2018-0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