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世纪中期,欧洲城市人口与日俱增,西欧国家对于进口粮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当时作为欧洲农业大国的俄国.被称为“欧洲的粮仓”。列宁对此指出:“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贸易的增长,不能保住旧的崩溃中的经济形态。”这反映出(     
A.工业革命助推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扩张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C.国际环境变化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因素
D.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肯对美国作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其遇害后所产生的“伟大的解放者”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标准的美国历史叙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界开始挑战这叙事。七十年代“新美国史学”流派出现,强调“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一些学者也注意挖掘相关档案文献材料进行研究。随着八、九十年代州权主义的抬头,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受到颠覆性质疑。埃里克·方纳认为,林肯一方面提倡自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可奴隶制在南方的存在,这说明内战与解放奴隶并不直接相关。芭芭拉·菲尔兹也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产生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学界对林肯评价变化的原因。
2022-10-27更新 | 230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