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日本学者指出:“1905年夏是中国的转折点。事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战胜了俄国,这件事正发生在中国政府及其革命的反对派都想探索未曾经历过的道路的时候。对每一方来说,日本的经验指出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就清政府来说,它当时汲取的“日本的经验”是
A.推行军事改革
B.健全法律体系
C.建立立宪政体
D.废除君主体制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于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俄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它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之处?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暂时义务农”与“完全自由的农民”权利有何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
(4)依据材料四推断农奴与地主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四反映出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