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摘编自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

材料二   日本近代棉纺织品国内总消费情况(单位:千捆)

年度国内总消费(A+B)消费来源
国内生产(A)国外输入(B)
1887—1888327(100)58(18)269(82)
1889—1890428(100)178(42)250(58)
1891—1892514(100)374(73)140(27)
1893—1894646(100)527(82)119(18)
1895—1896930(100)812(87)118(13)

注: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

——摘编自【日】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政策对日本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日本文明史看,外来文明的引进移植都是国家主持的,中央政府具有权威地位。……他们很早就吸收了西方的征兵制,但普选制却不予移植。鉴于德国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比任何君主国都大,也最具保守主义色彩,伊藤博文遂以考察德国宪政为此行(到欧洲)重点。他(考察后)认定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秘密制宪主义比较符合日本国情,决定以德国宪法为蓝本,聘请德国专家为顾问起草宪法。明治政府将宪法草案经由三次“宪法会议”讨论,最后于1889年呈交已亲政22年的明治天皇“钦定”。由于这部宪法始终没有经过国会讨论而是以敕语形式公布,所以史称“钦定宪法”。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一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公民享有宗教、言论和结社的自由。但在每种情况下,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大体上说,这一宪法里从德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远多于从法国或英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其原因在于:日本同德国一样,当时正处于巩固阶段,因而对增强国家实力比对保护公民自由更感兴趣。因此,这一宪法只为日本提供了议会制的门面,同时却维护了寡头政治的统治和天皇崇拜。的确,宪法第一条规定:“日本帝国将由永不间断的一代代天皇统治和管辖,”同样第三条规定:“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吸收外来政治文明的突出特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一宪法里从德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远多于从法国或英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摘编自拉津斯基《亚历山大二世:最后的伟大沙皇》

材料二 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

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义务都订立契约,由地主拟定并由政府在地主中挑选调解员负责监督。

——摘编自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的主要特点。
2019-07-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第7单元测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克里木(即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停滞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提到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2019-08-0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7.1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019-06-08更新 | 519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地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摘编自《作坊里的日本人》

材料二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
(2)19世纪下半期,日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3)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2019-07-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以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这里不仅有充足的阳光,而且有着大批从事种植业的廉价劳动力——奴隶。他们在监工皮鞭的鞭笞下艰辛地劳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家人甚至妻离子散。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南北分裂的信号,1861年4月,南北战争爆发,这次战争人员伤亡超过美国参加的历次战争。胜利是几百万青年人决心牺牲他们的生命来维护国家的完整在战场上取得的。

材料二 在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中,名义上是统一的“国民政府”,实际上派系林立,战争连绵不断。其中,中原大战就战争规模、延续时间、战区面积、损失程度等方面看,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较大规模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于1930年5月拉开序幕,它是国民党内以阎锡山为首的地方实力派为瓜分地盘、争夺政权而与蒋介石展开的一场相互厮杀。大战历时7个多月,双方动员兵力110万人以上,支出军费5亿多元,死伤30多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以阎锡山为首的反蒋派最终败北,蒋介石在军事上打败了对手后,重新完成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中原大战与美国南北战争的不同之处,并谈谈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71年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并重金聘请欧美教授在大学任教
1872年日本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1873年日本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1881年内务省发布《劝农局处条倒》,提出“创办官立事业,以示实例,以诱导人民”
1883年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豪华的“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成为推广欧式生活的场所
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亚洲第一个立完国家

材料二   洋务运动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仿制西式船炮
1862年创办京师同文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
1865年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同年,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
1875年建议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武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85年新设海军衙门;在天津建立陆军武备学堂

——以上材料均依据相关资料辑录而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的不同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

9 .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请回答:
(1)结合日本历史,说明福泽谕吉提出“汲取欧洲文明”主张的原因。明治维新中有哪些“汲取欧洲文明”的做法?试举两例。
(2)材料认为“汲取欧洲文明”的理想途径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同时,天主教也传入日本,信徒一度达到十几万之众。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了锁国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材料二

在日本港口的西方商船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德川幕府在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造成了什么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