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列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1年意大利王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资本主义的扩展
C.资本主义的危机D.资本主义的终结
2023-04-13更新 | 17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奴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D.美国黑人获得公平对待促进南北统一
2023-04-03更新 | 688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改革前,土地贫瘠的非黑土地区的地主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奴,由农奴交付巨款赎买;黑土地区的地主则希望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或只是赎买少量土地。1861年,沙皇改革法令规定,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据此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A.地主阶级无法达成共识B.沙皇政府权威严重下降
C.统治集团利益得以维护D.农民并未获得人身自由
2022-04-19更新 | 422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4 .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这表明日本新领导人
A.对西方的文明不感兴趣
B.学习西方具有选择性
C.侧重于继承本民族文化
D.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2019-05-10更新 | 711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现代世界》指出: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叫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材料意在说明这场战争
A.促成了国家统一
B.改变了美国政治体制
C.强化了民族意识
D.扩大了人民参政权限
2019-04-08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实力和地位有所上升
C.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2019-01-30更新 | 27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望江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19世纪中期,受工业文明影响下的德意志地区自上而下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
A.建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满足农民土地需要
C.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D.对外殖民扩张获得成功
8 . 日本人涩泽荣一(1840—1931)提出“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理论,并认为:“缩小《论语》与算盘间的距离,是今天最紧要的任务。”在他看来(        
A.要在学堂加强中文和数学教学
B.日本要增强实力迅速征服中国
C.日本要抓住机遇与欧洲竞争
D.伦理道德与发展经济是统一的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曰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016-11-21更新 | 64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安徽安庆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