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方媒体曾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2019年)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这一事件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B.借助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3 .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
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
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9-04-25更新 | 16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俄国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日俄两国通过政治改革极大地动员了国内各方面的力量,从而促使两国的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力量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们的成功为中国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中国应该仿照日俄两国的政治改革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所走过的道路、所采取的措施。

——马勇等《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走过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材料三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上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四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改革的相似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6 . 据统计,1861~1881年的20年间,纺织品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纺织机械设备得到了更新,大规模的机械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俄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农奴制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C.欧洲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的涌入
D.政府重视发展纺织业以增强其实力
2019-04-11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人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下列对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近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工业化
②推动了俄国司法体系的近代化
③推动了俄国教育的近代化
④推动了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 7月9日是“黑船来航”事件纪念日。每年这一天,位于东京湾入口处的横须贺都会举行“开国祭”,以纪念这个意义重大的日子。这一纪念活动表明“黑船事件”
A.开启了日本的近代史
B.开启了日本工业革命的进程
C.结束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D.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9 .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对日本近现代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初年的日本统治者和知识界激起奋发图强,迎头赶上的决心,并极力推进“西方化”进程。甚至激进地要求全面“西方化”,对“洋学”崇拜不已。但是,由于当时日本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使落后的日本在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日本人又不得不把眼光放低下来,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消化、吸收、运用西方教育模式与教育文化。

——贾红霞《浅论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欧化之路》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宣杨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新编日本通史》

材料三   1879年颁布的《教学大旨》中规定:“教学之要务在于阐明仁义忠孝,”强调日本教育要根据祖宗的训典,培养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完成对臣民的教育任务。1890年,天皇下达《教育敕语》。规定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重国宪”,“遵国法”,“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

——安秀玲《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
(3)对日本近代化而言,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