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于政治传统屡遭破坏的历史,为防患于未然,议会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将作为惯例的种种传统权利和自由写入法律文件,使之得到巩固、强化。……革命的政治后果……是将这种早已存在的立宪传统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起来,以消除对议会的干扰和破坏。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摘编自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材料二:在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以后,国民议会终于在1875年1月30日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共和制的宪法。那一票之差是不是出于历史的偶然呢?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法国的基本人民大众是拥护共和国的。拥护保皇党的只有一些残存的旧政党的职业政客,而没有任何阶级支持,……甚至连真正从事于工商业的资产阶级也是具有共和主义情绪的。”

——摘编自李昌道、徐静琳《外国法律制度导论》等

材料三:进入19世纪以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普鲁士) 以统一为名,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 德意志帝国皇帝,不是吗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5年法国“一票共和”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统一的积极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光荣革命却在非暴力的过程中完成了制度的变迁。虽说新制度仍需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得到完善,但光荣革命毕竟是奠基的第一步。这使人们意识到,妥协和渐进也可以达到目标: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非暴力的光荣革命中竟然被解决了。英国人从光荣革命中学到了许多:后来的英国人们,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都企图到光荣革命中去寻根溯源。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从世界各国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德国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他们打着代议制民主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

——摘编自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


(1)指出材料一中光荣革命后英国“新制度”实现路径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8世纪英国在构建新制度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德两国代议制中国家元首权力、政府首脑产生及与议会关系的不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4年,培里叩关以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西方殖民者对日本的殖民掠夺合法化。尽管殖民者标榜亲善、友好。但实际上却是列强们以赤裸裸的武力手段迫使日本成为其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原料的市场。欧美殖民大国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在日本开放的通商口岸建立自己的机构,拒绝日本当局的管辖,形成了“国中之国”。殖民者修筑兵营,设立海军基地,并利用其干涉日本内政,严重威胁了日本的安全。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当俄国和日本两国领导人全力以赴地推进农奴制度改革和明治维新运动时,它们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长久的帝国传统以及沙皇、天皇的神圣性,使沙皇和天皇很自然地继续成为改革时期全国人民效忠的核心。也正因为如此,俄国和日本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改革派无不利用王权作为自己推行改革措施的旗帜。尤其是俄国,沙皇本人直接参与并领导了1861 年改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郭永胜、姚雅锐《试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似的历史前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日本的特点,并分析列强侵略对当时日本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呈现相似性的共同因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英国的工业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英国君主赋予了外国熟练工匠特许经营权,鼓励他们定居英国。1624年,英国议会颁发了《垄断法》,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的专利法律制度。《垄断法》宣告了以往国王授予的专利权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独占生产、制造、销售、转移等权利。该法令颁布后,英国专利授权量有了明显的上升。

——摘编自(德)布鲁诺··波特斯伯格等《欧洲专利制度经济学:创新与竞争的知识产权政策》

材料二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大事记。


——摘编自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颁布《垄断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近代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并简析日本重视专利立法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就专利立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看法。
2021-05-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历史的发展,可谓几度兴衰。她走过的是一条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她经历了中世纪的强盛、近代的骄傲、今日的重新崛起和辉煌,也遭受过分裂的羸弱、饱受战败后欺凌的痛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对德国历史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摘编于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考察》


材料蕴含了国家发展过程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1-05-07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者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材料三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风《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开始确立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措施及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对俄国经济现代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1-09-0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前的300多年里,德国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一直是欧洲大陆的主战场。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最大动力。通过不懈努力,铁血宰相俾斯麦最终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能够在短时间快速崛起,不是偶然的。自查理曼大帝时代起,德国就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建立了高等教育,1810年创立的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鼻祖。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与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同时,德国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如西门子、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瞩目。

——摘编自盛朝迅《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德国崛起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德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2021-07-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至9世纪是日本以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而著称的时代,统治阶级大量吸纳唐朝的文学和各种典章制度,以中国封建国家为蓝本构建起律令制国家体制。

——摘编自《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16332月至16397月,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主要内容是禁止日本人出入国门,取缔天主教,禁止葡萄牙人来日本等。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维持了250年之久,成为日本江户时代的重要特征。

——摘编自《日本德川幕府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三   锁国政策虽然限制了日本自由地吸取外部世界文明,但却使得日本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一种潜在的冲力,它是明治维新走向成功的思想之源。

——摘编自《论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对外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向中国积极学习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德川幕府时期的锁国政策。
2021-06-2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六校(泰安一中、菏泽一中、章丘四中、东营一中、济宁一中、聊城一中、胜利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山东学情”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政府为了支付发展资本主义的费用,国家的财源唯靠农民的租税,“政府次得在地税上做文章”。明治政府于1873年7月颁布《地税改革条例》,地税改革主要将过去的实物贡租改为以货币交付地税,由土地所有者缴纳,重新确认土地所有权,明治政府发给土地持有者的券,确认土地归个人私有,并可自由买卖,这样,土地成为私有财产,土地商品化和租佃契约化确立。

1861年3月2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国务会议批准的《农民改革法令草案》,法令包拾17个文件,……对于土地,俄国政府这样规定,把全国分为三个地带;非黑土地带主要属十工业区,土地价值不高;黑土地带,地价昂贵;草原地带,地广人稀,以休耕为主。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对于份地不做明确规定,……在非黑土地带和黑土地带,当地主拥有土地只古全部土地的1/3时,即使农民份地没有超过最高标准,地主也有权实行制地。土地所有权属于地主,农民对份地只有使用权。在不欠债的情况下,农民可以赎买宅园地,赎金额要同地主协商;至于买份地,则必须事先取得地主同意,赎金一般远远超过土地价格。

——摘编自余龙生、周振华《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若干政策之比较》

材料二   在俄国,“要剥夺农民,不必像在英国和其他国家那样,把他们从他们的土地上赶走;同样也不必用命令来消灭公有制。请你们试一试,超过一定的限度从农民那里夺取他们的农业劳动产品,那么,尽管你们用宪兵和军队,也不能把他们束缚在他们的土地上!

——马克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与俄国在农业改革方面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与俄国土地改革措施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前期,在沙皇专制的俄国,农奴占人口总数的90%,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人身自由的要求,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18536月,俄国以“圣地”巴勒斯坦的管辖权问题为借口,派大军入侵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战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俄国统治者认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摘编自张维妮《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材料二1871年底,明治政府派出使节团奔赴西方考察,历时两年。在此基础上,大久保利通于18745月提出了《殖产兴业建议书》,提出日本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必须效仿英国,鼓励民众发展工商业。要打开局面,“非赖政府官员奖励诱导之力不可”,政府“要参照日本的风土人情,制定发展方略”。他认为农工商“各业需要配套发展”。他还认为鼓励、扶植民众经营实业,才是经济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方针确立之后,日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活动。

——摘编自姚传德《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方针的特点,并分析日、俄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