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往往因疾病、年老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而陷入贫困,这一风险主要由家庭来承担,社区和教会也会给予某些济贫性质的保障。19世纪30年代中期,德意志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缓慢过渡,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的企业主不会主动为工人提供风险保障。德意志工人阶级以捣毁劳动工具、罢工、起义、组织政党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德意志的一些邦国政府被迫开始关注工人的风险保障问题。1838年,普鲁士王国通过雇主责任制法案,强化了雇主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这些措施和规定已具备社会保险的雏形。德意志帝国(1871〜1919年)为了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统一后面临的民族融合问题,从19世纪80年代起,先后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残疾与老年保险法》,确立了针对雇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

——摘编自王宏波《工人斗争推动德国社保制度建立》

材料二   1935年8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旨在建立一个社会性保险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未成年人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及失业补助作出更为妥善的安排。该法包括三个部分:(1)养老金制度;(2)失业保险制度;(3)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凡年满65岁的退休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获10〜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其保险金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此外,各州在随后两年都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从而给大约2800万工人提供了保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后社会保险事业的变化,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社会保险法》颁布的目的,并分析其影响。
2023-06-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一般是以官方订货方式来刺激工业生产,对与铁路修筑以及机车制造有关的工业和企业的订货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上的价格;成立有工商业者参加的工业会议和商业会议,讨论工业、商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办技术学校,培养技术人员;出版有关杂志,以交流生产经验。为保证俄国铁路、重工业的发展,1868年沙皇政府准许免税进口冶金、机械制造、钢轨工业所需要的生铁、熟铁和一部分机器。随后,当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影响本国生产发展时,沙皇政府便应本国企业主的要求,实行了巩固关税壁垒的措施。1868—1891年,生铁关税增加9倍,钢轨关税增加3倍半。高额关税还涉及绝大部分工业品,沙皇政府在1861年改革后相当注意引进西方先进国家的机器设备、重要工业原料和新技术。改革前50年,俄国进口的工具和机器总计为83974件,“木犁与链枷、水磨与手织机的俄国,开始迅速地变为铁犁与脱谷机、蒸汽磨与蒸汽织机的俄国”。

——摘编自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60年代俄国经济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60年代俄国经济改革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围绕农奴制的废除问题,俄国各派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西方派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但不赞成采取革命的方式消灭他们,而是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以实现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斯拉夫派反对走西方工业化的道路,认为西方国家因为资本主义工业化而变得腐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存在就是西方社会的“溃汤病”。他们认为俄国发展的道路是独特的,主张在保留农村公社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这样地主就会和农民在农村公社内和平共处,农民也不会反对沙皇政府。农村公社就给俄国带来社会安定及经济繁荣。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新的革命一代的代表,他认为只有农民革命才是农民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因而他对统治阶级不抱任何幻想。他积极宣传农民革命的思想:废除农奴制,必须先消灭专制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概括俄国三个政治派别的改革方案。
(2)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说明上述三种方案的实施情况。
2021-10-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