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76年,明治政府给武士发放一次性公债,取消原来由政府支付的家禄。公债5年不变动,附加5%~7%的利息,1882年以后,本金分30年逐步进行偿还。这一措施意在(     
A.减轻政府财政压力B.推动倒幕运动进程
C.完善货币金融体系D.维护武士经济特权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美国“西进运动”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有人认为它是不同于欧洲国家海外殖民的“国内殖民”运动。这场“国内殖民”运动(     
A.根源于英国的殖民统治B.伴随领土扩张大肆屠杀印第安人
C.在黑人地区推行奴隶制D.反映了政府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2023-10-11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3 . 1872年,德国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作出规定,一改过去重古典、重宗教的倾向,并增加有关民主、平等、民族国家的思想。此举(     
A.弱化了宗教改革的影响B.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C.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D.完善了德国的立宪政体
2023-09-01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人皆信乎英美法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至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伊藤博文(1882年)

(1)材料一对戊戌变法性质的分析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选择“天皇制政体”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