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1860年,日本出口470多万美元,进口160多万美元;1867年出口1200多万美元,进口2160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
D.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2 .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在19世纪50年代得知沙皇要进行改革时在杂志上表达了对沙皇的好感,但当他看到“1861年2月19日法令”后,气得当即宣布“人民上当了”。“人民上当了”表现在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农奴支付高额赎金购买土地
C.农民获得自己的份地
D.地方法庭拥有审判农民权力
3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解放农奴会引发地主暴动
B.农民过得优厚会危及沙皇统治
C.沙皇顽固地维护农奴制度
D.沙皇主张让农民获得一定土地
4 . 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中国人模仿西方,在短时间改革了兵制,花大把金钱制造军舰、购买大炮……其实这是表象的文明化。因为这些都是显在的有形之物,学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学习西方来改革自国的政治法律,改变国民气质,则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了。”作者主要说明日本应该
A.从制度精神层次学习西方
B.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工业化
C.培养人才强调“和魂洋才”
D.结合先进的“文明开化”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2019-01-30更新 | 1111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历史试题
6 . 改革往往对本国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下面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是(       )
A.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
B.阿里改革、孝文帝改革
C.商鞅变法、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
7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 .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019-01-30更新 | 1555次组卷 | 36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