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期,国家对私人资本的大力扶植、保护和鼓励,对外国资本的限制与排斥,用丰富而低廉的人力资源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起军事化的工业体系,并迅速改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而日本的一般国民生活并没有好转。国权压制了民权,新兴的自由民权运动半途而废。这种半截子的现代化把日本导向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发展轨道。

——摘编自罗荣渠《东亚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

材料二   19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都与十八世纪初的英国非常相似。这两个国家的社会都有现代特征:家庭制度都通过契约安排将个人与家庭分离,都有独特的单一继承人继承制度,都有一种阶级制度。甚至他们的政治制度也非常相似…然而,尽管日本当时已经拥有了日本奇迹的大部分基础,这可以用来解释日本的速度和成功的部分,但可以确信,如果没有“西方”来开放日本,或者没有西方科技体系的引进,日本就不会有工业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发展。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1)指出材料一、二对日本近代化认识的不同,并谈谈你的理解。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日本的近代化。
2023-08-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含河源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 . 建筑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坟墓,起源于马斯塔巴墓,最初只有一层。为了体现君主集立行政、司法权于一身的权威,后来层层叠加,逐层向上缩小,形成了阶梯状金字塔,开创真正金字塔建筑之路。金字塔凝聚了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他们在天文学和几何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古埃及人对太阳神拉高度崇拜,他们认为巍峨高耸的金字塔每天可以接收来自太阳的第一束光芒,因此规模浩大的金字塔也是对太阳神崇拜的产物。

——摘编自王海利《埃及通史》

材料二   1248年,科隆大主教决定重建科隆大教堂。这一工程规模浩大,为此画出的羊皮图纸,叠在一起就有四公尺高。1517年,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科隆大教堂建设资金中断,工程就此停工。300年后,在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的鼎力赞助下,科隆大教堂得以按照原来的设计图复工。1880年,高达157.3米的大教堂终于完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中世纪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完美呈现。

——摘编自陈文捷《凡世的荣光——璀璨的中世纪建筑》

材料三   20世纪前期,进步和反传统的建筑风格受到赞美;20世纪后期,保守和反“反传统”的建筑风格却成为美德。1987年,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对英国战后建筑和建筑师进行尖锐批评,他认为英国建筑师对伦敦造成的破坏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轰炸机造成的破坏还严重,如圣保罗大教堂的辉煌殿宇已经被拥挤的摩天大楼所包围,他呼吁修建更多将英国的建筑传统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物。

——摘编自吴焕加《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埃及金字塔得以修建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隆大教堂重建过程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建筑“传统与现代之争”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始于19世纪50年代后期。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3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法案,即《农业组织部法》、《宅地法》和《莫里尔法案》。188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7年,国会通过《哈奇法》,开创了合作的试验站制度,即由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农业科学研究任务。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和鼓励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并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所以美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并未遭到很大的挫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1940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此基础上,美国用了50余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摘编自孙鸿志《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政策分析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这一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并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迁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上的“大”和“公”,忽视了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实质内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遭到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缓慢增长和波动的态势。这一时期,国家从降低农业税、增强农业贷款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受“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以及国民经济中对工业的重视和倾斜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出现较大波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准备时期和初步实践时期之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变革了原有生产经营体制,建立了新的组织形式。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提高了农业产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摘编自王国敏、赵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19492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有相同的背景因数。美国与德国都是在国家构建时选择了联邦制,而且都是分权制衡联邦制国家,在联邦制的演进过程中,美国经历了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和新联邦主义三个时期;德国联邦制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联邦国家单一化、新合作联邦制等。

——摘编自金飞《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联邦权力并不绝对排除州的权力,对未禁止州行使而性质又不属于联邦专有的权力,州仍然享有相应的立法权。但根据联邦法律最高条款,联邦一旦就这些领域的事项制定法律之后,则州法律中与联邦法律相抵触的部分无效;联邦也可以通过立法完全排除州对某些事项的管理。在德国,州作为自身职权执行联邦法律时,联邦具有对(其)执行的指导权和合法性的监督权;联邦可以颁布一般性的行政法规,向各州政府派遣代表,也可以经联邦法律的授权向州政府发布指令。德国基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在联邦专有立法权的范围内,各州只有在联邦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并在授权范围内,才有立法权”。

——摘编自杨利敏《关于联邦制分权结构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德两国联邦制确立的“相同因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德两国中央与地方在法权分配上的差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国家政治体制建设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281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普通高考5月考前适应性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英国的工业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英国君主赋予了外国熟练工匠特许经营权,鼓励他们定居英国。1624年,英国议会颁发了《垄断法》,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的专利法律制度。《垄断法》宣告了以往国王授予的专利权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独占生产、制造、销售、转移等权利。该法令颁布后,英国专利授权量有了明显的上升。

——摘编自【德】布鲁诺·范·波特斯伯格等《欧洲专利制度经济学:创新与竞争的知识产权政策》

材料二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大事记。

1885日本专利所所长高桥是清借鉴欧美经验,主持修订了《专卖特许条例》,对专利的种类、专利的保护期、专利的损害赔偿等做出界定。
1899此前西方要求日本加入旨在明确专利国界、防范国际假冒侵权的《巴黎公约》。日本并未马上答应,反以加入《巴黎公约》为砝码,促成了与西方各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修约成功后于1899年正式加入《巴黎公约》。
1905因外国人专利申请量剧增,且技术含量较高,日本在借鉴德国的基础上,制定了《实用新型法》,不惜重金引进专利,然后改造创新,产生了大量契合日常生活的实用型发明,助力日本轻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颁布《垄断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近代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并简析日本重视专利立法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就专利立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看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维新深刻地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封建国家形态,是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起点。它是国内不同集团权力与利益重组和博弈的必然产物,外部渗透和干预进一步弱化了幕府统治的基础。明治维新从国家治理主体与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国家治理的权力工具选择等多个方面推进了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也给东亚各国带来了战争和灾难。这种国家治理机制为其扩展区域霸权创造了制度与国家竞争力的条件,使日本成为近现代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关键性力量。在产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至今仍然阻碍着日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机制正常化国家。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概括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治维新给我们提供的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
7 . 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22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俄、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的主要表现,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俄罗斯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