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继比利时之后的是法国,不过,由于若干原因,其发展速度怪得多。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不过,工业化的确逐渐影响了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然而,事实仍旧是,到1914年,法国并未象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了这一惊人的进步。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德国还占有这样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而且,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些因素使德国到1914年时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能在采煤和纺织工业方面跟随英国之后。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法国工业革命发展“速度怪得多”以及德国工业革命发展“巨人般步伐”的各自原因。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工业革命发展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与他们的整体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官僚的升迁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而非门第出身。于是,19世纪30--40年代,官僚中间出现了一批接受过良好教育,勤于思考,对即将进行改革的纲领及实施方式意见相近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由派官僚。自由派官僚分布在政府各部门,它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改革是社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否定,对新制度和新思想的认同.俄国1861年改革既废除了旧的根本阻碍俄国前进的落后的农奴制度,又在此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为俄国的近代化构建了基本框架。

——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1)根据资料,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07-1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日本和中国都经历了一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但结果迥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膛乎其后。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和作用,并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中日两国的改革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请用一句话概况两者改革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2022-07-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奴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1)简要评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哪些改革?
2022-05-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一:1868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管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1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格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多。于是,一些西方人从墨西哥购进大量银元运到日本用于交换黄金,致使大量金币从日本流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860年幕府改革了币制,使日本的金银比价同国际市场基本一致,但日本金币的含金量却大大降低了,即所谓钱价下跌。钱价的下跌势必带来物价的暴涨。据统计1859~1867年,江户和京都等大城市物价最高上涨了近十倍。


(1)请用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2-05-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必须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这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材料二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在时间、变法取向、主导思想上都非常相像。……“百日维新”的失败,表面看似乎是一个“中国老太婆”改变了中国此后的方向和命运,其实是有深层社会原因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3)针对中日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2022-04-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1831219日(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节选):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又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上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2)依据俄国社会发展情况,评述上述材料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2022-04-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培理(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时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帕默尔·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1871年日本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认识到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是“英国的谋富要领”,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本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接当时日元计算,加上利息共计36亿日元,这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家预算额.它按照军事费用847%,皇室55%,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来分配.这笔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壮大了日本的军事实力,现固了天皇制、发展了教育,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促使其进一步加紧侵略扩张.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1》教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幕府统治的外部危机。
(2)材料二叙述了日本使节闭访英国等国,使节团回国后在经济方面作了哪些事情?
(3)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但民族主义导致了对外扩张,通过材料三分析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2022-04-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度。……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全部贵族的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力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
(3)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
2022-04-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如何认识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在学习先进文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与孝文帝改革相比有何主要不同?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明?
2022-02-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额敏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