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史学研究

材料一   以下为郭小凌的《西方史学史》目录(部分)

第一章史学的起源

第二章古希腊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古罗马史学

第四章中世纪史学

第五章古典史学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第六章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

第七章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史学

第八章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

第九章19世纪后半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史学   

笔记对应章节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
·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古代的史料,积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初步按古典史家的方法和形式撰写史作。
①:第____章
·曾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军队前往埃及考察。
完成了欧洲第一部对古埃及进行全面解说的著作《埃及描述》。
②:第____章
   ·普鲁士学派的产生,与历史学者出于爱国主义思想力挺普鲁士领导德意志统一的政治倾向有关。
·法国学者古朗治否定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的正面影响。
③:第____章

材料二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于德意志普鲁士的特里尔城,双亲都是犹太人。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犹太人长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恩格斯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纺织资本家家庭,他与马克思一样有着共同的哲学素养,并曾在年轻时前往英国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由两人共同研究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完善自己的历史哲学的过程中曾经对具体的历史课题进行过一些开创性的专门研究,写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大批史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1)下列内容为某同学阅读完书籍后做的部分笔记,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2)依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相关因素。
2023-08-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认识到)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岩仓使节团的出访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大国崛起》解说
材料三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四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你怎样看待材料中“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 战争使俄国“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结合维新的相关措施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4)转折点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请在下表中标有英文字母A、B、C的空白处填空
表:19世纪俄日中的历史转折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A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明治天皇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B
光绪帝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C
2019-01-3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政府作用

材料一   1602年,荷兰大商人集股组建东印度公司。荷兰议会授权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的广阔区域内享有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议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公司先后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好望角、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股份公司,拥有150艘商船、40艘战舰、50000名员工、10000名雇佣兵,股息高达40

——摘编自成耆仁《寻根:荷兰东印度公司与陶瓷丝路纪行》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大事记(局部)

时间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1872李鸿章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提出该局“官督商办”,以“渐收
利权”
18763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获7艘海轮、9艘江轮,运输航线得到扩充
187612
与英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签订第一次等价合同,赢利158万两。
1882依靠英国伯明翰矿务公司的技术,投资创办开平煤矿。
1896投资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

——据李慰《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晚清四十年》整理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驱动力的来源不是源于企业而是政府。

进入二十世纪,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进行了快速的国有化进程。1921年,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相反的政策。随后,斯大林及联共党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特点。
(2)关于俄罗斯的工业化,有观点认为“自上而下”是其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重要手段。以“国家与工业化“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
2022-07-29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2022届高三保温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晚期,受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并且为打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垄断,英国枢密院便示意伦敦商人筹备创办东印度公司。后凭借其自身的实力和政府的支持,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许多的商馆、工厂和仓库,进行着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业贸易。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这标志着该公司不仅要在印度扩大贸易和追求商业特权,创造条件,争取建立殖民地已经成为与追求商业扩展平行的目标。1698年的政府颁布关于东印度公司转变时期的特许状第10条规定:根据需要,东印度公司有权在东印度任何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有权提名和任命各地的行政官员。1773年,工业革命已经迅速地开展起来,英国颁布对该公司的调整法,其中第7条规定:为了更好地管理在印度的领地,(英国政府)将孟加拉省督升级为总督,对公司董事会负责,拥有对整个英属印度的全部管理权力,被授予包括宣战和签署和平条约的权力。

——摘编自汪定华《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以对特许状的解读为基础》

材料二   1873年,岩崎弥太郎利用自己多年负责土佐藩藩营商会的有利条件,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原属于土佐藩所有、多人合伙承包的“三川商会”的全部财产,创建了私有的三菱商会,主营海运业。在明治前期,为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并且在短短的10年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与日本选择“已无力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特别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三菱公司充分利用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借助国家力量,将军需生产膨胀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岩崎家族人才辈出,团结亲睦,共同推动三菱财阀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摘编自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起源发展的阶段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三菱财阀创建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日本三菱财阀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共同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者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材料三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风《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开始确立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措施及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对俄国经济现代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1-09-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亦影响深远。改革是沙皇顺应时代之举,也是平衡国内派别之争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改革《宣言》和《总法令》为改革造势和定调,补充性规约适时,适度地调整了改革方向和程度,力争实现带着土地解放农民的最初设想。然而,农民获得的所谓自由并不能解决土地不足、不沃的窘境,他们最终成为税高赋重的自由人。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材料二   明治维新是幕末民族危亡时期日本社会的权力重组和权威重构。明治新政府内部的近代派与守旧派、近代派中渐进派与激进派之间经过长期权力角逐,逐步实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重置、中央集权体制的组织构建和社会阶级基础的根本再造,加之法律制度上和精神上的权威形塑,确立了以近代天皇制为载体的绝对权威。

——摘编自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作者评价这两场改革的视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改革的共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近代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既然天意授我承担起全俄罗斯皇帝的伟任,我一定不辱使命,誓将恩泽关爱惠及所有臣民” “先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改善农民状况的措施……但是影响范围毕竟有限。”“我相信,贵族地主们对皇帝是无限忠诚的,也相信你们会为国家的利益而准备随时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我才决定进行这项改革。”“在地主仍保持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农民可在履行了规定的义务后长期使用宅基地,并且使用法令规定数量的土地。”

——摘编自《1861年2月19日宣言》

材料二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为推进农奴制改革采取了哪些策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现代化发展有何影响?
8 .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求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材料二:改革是沙皇顺应时代之举,也是平衡国内派别之争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改革《宝言》和《总法令》为改革造势和定调,补充性规约适时适度调整改革方向和程度,力争实现带着土地解放农民的最初设想。然而农民获得的所谓自由并不能解决土地不足不沃的窘境,最终成为税高赋重的自由人。改革派亦属既得利益集团、俄国村杜传统掣肘、现代化改革的实用性取向是改革法令未能完全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内。

——唐艳风《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原因及“艰难选择”的具体内涵。
(2)据材料二,归纳“改革法令未能完全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2019-07-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历史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二   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了农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加之这场改革并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请回答:
(1)阿里改革的主要目是什么? 据材料一说明这次改革使“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为什么说改革牺牲了农民利益? 这对俄国的现代化有何影响?
(3)两次改革共同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