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治初期,新政府愈发感到要发挥媒体的工具性功能,于1871年重新审定颁布了《新闻纸条例》,突出新闻奖励政策,鼓励报纸多登载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内容,并介绍一些西洋器具,引人喜新向上。条例的颁布也极大地鼓舞了政治开明官员参与报纸事业的热情,他们或参与策划,或给予劝奖,或直接创办。1872年,政府将出资购买报纸作为各府县的义务,在各地的学校、村公所等地让专人为民众阅读用公费买来的报纸;在东京、大阪等地开设报纸阅览所,免费给民众发放报纸,供其阅读。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报纸媒体介入了政党交锋,成为典型的“政争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安平《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


(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初期报界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初期日本报界发挥的作用。
2022-03-25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横山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的大改革是国家、地主和农民各种对立利益之间进行复杂的协调、折衷的结果。政府被迫对地主作了多种多样的让步,219日法令的许多缺点和改革明显的不彻底性由此便可以作出解释。村社保留了连环保,集体负责向国家纳税和交纳赎金。俄国农民在解放后仍没有充分的个人行动自由。大改革把俄国推向比较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但是这离真正的稳定还很遥远,尤其是在政治方面。改革前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改革后工业的迅猛发展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便沉积在没有解决的旧问题之上。社会各阶层不满意国家缺乏民主和自由的专制统治方式,但国家又坚持这种方式,激进知识分子掀起的革命运动就出现了。

——摘编自曹继安《评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国大改革》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改革”不彻底的表现及其成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改革“大改革”的主要影响。
2022-03-09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明治时期,在吸收了近世日本町人的经营私利正当之观念的基础上,私有财产权观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启蒙思想家和民权理论家们冲破了千年以来以私利为“恶”的传统观念,充分阐述人民获取私人利益和拥有私人财产的正当性,并对私有财产权的特征进行了论证。他们主张对这种私有权利,政府不仅不应当干涉,而且应当给予法律保护。这种新的思想对日本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国策作了理论诠释,并对新宪法和法律法规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条款的制定产生了直接影响。

——摘编自许晓光《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的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放农民并分给农民土地的条件是缴纳高额赎金。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赎金来购买份地,加之改革过程中保守派地主的极力抵制,俄国农奴改革允许农民“带土地解放”仅仅体现在法律层面,现实中农民没能真正获得土地所有权,实际使用的土地在数量和地力上反而不如改革前。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偶然,俄国专制制度的代表人和受益者不会自掘坟墓,土地的传统经营方式亦不会瞬间消失。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俄国农民改革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自上而下的改革会受制于传统积淀而无法彻底落实,1861年改革中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即为证明。

——摘编自唐艳凤《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民土地使用状况探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带土地解放”仅仅体现在法律层面。
(2)据材料,简析“带土地解放”仅体现在法律层面上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