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2021·江苏南通·三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上半叶,农民对能使明天更美好的发展变化丝毫不感兴趣。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给领地农民的处境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民不仅摆脱地主统治获得了自由……社会地位则日渐提高。一个人是否有威望,在很大程度上决于他的经济状况,他所担任的公职、所受的教育、同颇具影响力的人们的关系及其个人能力。就对财富的崇拜而言,便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富裕农民受人尊敬,常有人前去讨教。

——摘编自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给农民带来的“新的变化”。
(2)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021-08-08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19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参议员说:“黑人从此在我们中间占有了一个新的地位。”出现这一变化的契机是
A.美国领土的扩张B.北方工业的发展
C.南方经济的没落D.《解放宣言》颁布
2021-05-03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4 . 俄国农民将村社叫做“米尔”,它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是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村社被俄国人视为“特殊的俄罗斯精神”。阅读材料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村社这个封闭的宗法制的小天地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唯有集体才有意义。农民的一切一土地、婚姻、社会地位等,都是米尔给予的。在农民的意识中,米尔是至高无上的和万能的。农民们感叹:“谁能大过米尔?别与米尔争!”米尔就是伟人,来尔就是伟业哪里有村社的手,哪里就有我的头”;“不可控告米尔,唯有上帝审判它”。面对米尔,农民们感觉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将自己交给村社才有出路。村社是自己的精神依靠和物质保障,所以他们“紧抱着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没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

——罗爱林(《试论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村社大会成员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是年轻化,不再是长者的统天下;第二,农村成年男子大批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如女参加村社大会愈益有普遍性;第三,村社无地成员在土地上无表决权,但在讨论其他问题时享有充分权利。

——【俄】普·思·兹里亚诺夫(十月革命与农村村社》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改革后俄国村社组织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村社组织的存在对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的影响。
2021-03-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国家。翻开德国史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变幻莫测的景象∶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头衔在变,语言在变,就连国名也,变个不停。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象的描绘,前面篇章与后面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开掘,德意志终于从这"混乱的通道"里走了出来,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中欧强国。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整体或部分),提出看法,并加以说明。
2021-04-25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鸿浩超级联考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800—1870年之间,德意志地区发生了“阅读革命”。1800年前后,德国不阅读者与阅读者的比例是3∶1;1870年,这个比例则反过来了。这一变化
A.反映了德国统一后民族意识增强B.提高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素质
C.推动了德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D.折射出德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