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82年,明治天皇颁布《军人敕谕》,要求士兵全部背诵。其中提到:“朕即汝等军人的大元帅”“朕之能否保卫国家,上应天心,以报祖宗之殊恩,全视汝辈军人之能否克尽其职”。这一敕谕的颁布(     
A.反映新旧思想的斗争B.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
C.意在推动近代法治的完善D.旨在树立天皇的独尊地位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治维新前,农民认为“年轻人为主人复仇并不惜剖腹自杀”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对家庭、村庄、地区、藩主的忠诚远大于对国家的认可。他们乐于接受佛寺的人口登记,追随寺庙习文识字并抵制基督教。该局后来大有改变,是缘于明治政府推行了(     
A.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B.富国强兵与大陆政策
C.殖产兴业与民权运动D.文明开化与教育改革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西民族和国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长期演变的产物。13世纪初,法王腓力二世击败英国,初步实现国家的统一。14世纪初,腓力四世同教皇的斗争更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英法百年战争(14——15世纪)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意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建立了专制君主制,王权进一步加强。随着王权的加强,继任统治者基本都加大了领土扩张,直至1860年拿破仑三世完成法兰西现代疆域……1789年大革命中,人权宣言把民族确立为集体认同,把公民权和民族主权确定为法兰西民族认同的基础。

——摘编自马胜利《法国民族国家和民族观念论析》

材料二 早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名词。1517年的宗教改革加剧了地区分裂,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进一步削弱了德意志的统一性……18世纪,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地区的主要强国,开始推动统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意志在法国文化冲击下,知识分子开始挖掘和强调德意志文化的独特价值,形成了德意志民族主义。19世纪初,德意志邦联成立,但仍然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工业革命促进了德意志地区酌经济一体化,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拿破仑战争期间,德意志民族情感高涨,反抗外来压迫,为后来的统一和民族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1864-1871 年间,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最终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法国发展为民族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和德国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异同。
2024-09-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有识之士主张“培养现代公民,推进人的独立与解放”,公民教育运动兴起。1922年,公民科正式成为中小学的讲授科目。1937年以后,国民政府加强民族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公民教育的渗透,公民教育以救亡为中心,强调奉献、牺牲、服从等集体主义精神……1949年以后,公民教育被认定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被“接班人教育”和“螺丝钉教育”代替。1986年,国家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的,在初中设置公民课程,教学内容强调道德、规范、纪律、集体主义等,但尚未触及国家理念、公民意识、公民习惯和技能。2006年出版的《新公民读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涉及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公民参与技能等内容。多地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实验逐渐展开。

——摘编自于宁志《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一百年中国公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德国政府推行以培养顺从的臣民为目标的国民教育,灌输对帝国的爱、民族思想、虔诚信仰上帝和效忠王室的观念。……1920年,德国政府提出平等给予所有公民个体自由和培养公民政治责任感的公民教育理念。希特勒上台后,纳粹政权建立特种学校,意图把德国青年培养成对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绝对服从、对元首或领袖绝对忠诚、勇于为纳粹卖命的工具。……1957年,民主德国颁布新的公民学课程和教学大纲,以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和保卫国家的爱国义务为特色。二战后,联邦德国掀起“非纳粹化”运动,将民主自由思想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民主政治观念开始在德国扎根……德国统一后,公民教育沿袭联邦德国的教育模式,民主知识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高霏霏《德国公民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上半期中德两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下半期中德两国公民教育发展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中德两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美、德民主化道路

美国德国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独立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和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向丹麦发动战争,即第一次王朝战争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即第二次王朝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即第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摘编自乔明顺《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初的亚洲出现了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国大党,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抵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在伊朗表现为立宪革命,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在中国,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它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和德国是如何走上政治近代化道路的并比较两国道路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亚洲觉醒时期亚洲国家的主要诉求,并分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2024-06-30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临湘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826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独立

1870

意大利统一

1836

英国爆发宪章运动

1871

德意志帝国建立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

巴黎公社建立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82

埃及抗英斗争

1864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1885

印度国大党成立

1865

美国内战结束

1894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867

《资本论》第一卷问世

1898

美西战争

1868

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阅读上表,任选其中的三个相关联的事件拟定一个主题,并用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列举出所选事件,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1825年,普鲁士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60年代,基本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这一时期,德意志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一系列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德意志的这些措施(     
A.阻碍了德国的统一进程B.得益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D.消除了封建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861年,俄国颁布《解放宣言》后,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农民解放成为“自由农民”,但土地分配仍然存在不公,大片土地归地主所有。这说明当时俄国社会结构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A.贵族地主的权力加强B.中产阶级的崛起
C.社会等级制度的消失D.农民地位的提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雷德·斯科特案

黑人奴隶德雷德·斯科特随主人到过自由州伊利诺伊和自由准州威斯康星,并居住了两年,随后回到蓄奴州密苏里。主人死后,斯科特提起诉讼要求自己和家人获得自由,1846年斯科特在一个反对奴隶制律师的帮助下,向密苏里州法院起诉,最终败诉。1854年斯科特的律师将此案上诉到最高法院。1857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首席大法官宣读了判词,并获得多数法官的支持。

德雷德·斯科特上诉理由

他曾随主人在伊利诺伊州等地区居住过4年,伊利诺伊州的宪法禁止奴隶制。因此在此期间他应是自由人而非奴隶。依密苏里州的法律规定,任何被不正当奴役的奴隶均可为其获得自由而提出诉讼,包括黑人和白人。密苏里州处理自由诉讼的司法实践还表明,此类诉讼奉行“一旦自由,永远自由”的司法准则。

联邦最高法院判词

黑人(无论自由与否)并不包括在宪法中的“公民”一词中,因而不能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特权。因为殖民地时期以及独立革命时期,美国的公众舆论并不把黑人视为公民。《联邦宪法》通过以后,联邦国会的立法也从未把黑人当作公民对待。国会无权禁止合众国领土的奴隶制,从而剥夺合众国公民的“奴隶财产”。因此,国会通过的一切禁止奴隶制的法律都是违宪的。

斯科特不能因为在自由州和没有奴隶制的领地居住过而获得自由。

——摘编自张锡盛《德雷德·斯科特案及其背景述论》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重大事件

时间事件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解放宣言》
1866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保障黑人的公民权利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中判决布朗胜诉
1955年罗莎·帕克斯事件引起黑人“罢乘公共汽车”运动
1957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遣军队护卫黑人儿童入读白人学校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集会游行中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1964年美国通过《民权法案》,废除种族隔离制度

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中原告布朗是名黑人,其女儿按照州法律规定只能去黑人学校,最终最高法院裁决布朗的女儿可以入读白人学校。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案件所体现出的美国社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该案件的最终判决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黑人民权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部分规定。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条序规定
第4条除非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受损,否则,皇帝必须获得联邦议会同意后方可宣战。
第14条在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联邦议会可以解散帝国国会;只要1/3的议员投票同意,可以随时召集联邦议会。
A.代议制民主健全B.皇帝权力备受冲击C.共和体制较脆弱D.联邦议会权力较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