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大势

在这一阶役(17501914年),发生在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的第一次革命,受到了启蒙运动中自由和平等思想的滋养,这些思想随着贸易物资和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洲。从这里,美洲革命的成功又启迪了法国思想家。美洲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成功接下来又激发了海地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打碎了那里的殖民锁链。与此同时,革命开始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认同,并且这种民族国家的认同迅速传遍全世界。到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新技术(包括铁路、蒸汽船和电报)使得思想、贸易物资和人们能够来到更远的地方,穿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的距离。随着西欧的新兴国家、北美、俄国和日本开启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全球影响加强了。这些强国接着将工业技术传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块大陆。工业强国(特别是欧洲人和他们在北美的后裔)凭借技术优势征服和占领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地域。因此,在20世纪之初,主要的工业强国已经把世界划分成了大帝国,贸易、资源开发和移民的网络联系了每一个帝国。

工业和帝国锻造出来的全球联系网络并没有哺育出和谐。恰恰相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民族主义刺激了对自然资源、战略要地和国际地位的激烈竞争。而且,工业强国和帝国列强逐渐以种族优势为自己对世界的占领进行辩护,在所有被征服和被压迫的民族中间制造了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与列强之间的纠纷结合起来,造成了激烈的冲突,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时代。

——摘编自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结合所学,任选材料中的三个视角进行解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英国农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史称农业革命,成为英国成功起飞的要素。光荣革命后议会以立法形式推动圈地,使土地高度集中于贵族等大土地所有者手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土地所有者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对土地进行改良,使用新工具和技术、引进新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例如铁犁、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工具和机械逐步推广,引进了马铃薯、甜菜、甘蓝、三叶草等作物,增强土地肥力,化解冬春季节牲畜饲料短缺的问题,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据统计,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谷物产量增幅达到11%,保障粮食的充足供应,还有部分谷物出口。羊毛产量从1695年的4000 万吨增长到1805年的9400万吨。大地产者、贵族还将土地的收益投入到运河的建设,开发矿山等经营活动中。小农无力进行这些改良,被逐渐驱逐出市场,慢慢的破产了,从而沦为农业工人或城镇劳工。

摘编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四卷转型时期》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本文以信念目标情境工具这一路径来解读近代中国城乡关系演变。国家信念决定国家战略与发展目标,不同的情境和阶段性目标决定不同的制度安排;而不同发展阶段目标的转换、情境的变动以及工具的更替则归结为制度变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演变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张露《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历史演进、基本经验与调整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 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的实质,分析农业革命如何推动英国工业化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①、②内容进行完善,并对富国阶段的城乡关系进行说明。(说明需结合图中的各要素进行)
2024-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居民死于天花的比例从1771—1780年的每年5‰以上,下降到1801—1810年的2‰,到1831—1835年,则下降到0.83‰。

——摘编自T.H.马歇尔《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争议现状评述》

材料二   由二等面粉制成的重8磅11盎司的面包,价格为1先令的时候,每个贫穷和勤劳的人为了他自己的生计,或由他本人或其家庭的劳动提供,或者从济贫税中补助,每周必须得到3先令的生活费;供养他的妻子及家庭每个其他成员需要1先令6便士。

……

以此类推,按面包价格涨落为依据来确定他们的生活费,(即是说),以1先令为基数,在1先令以上,面包每涨1便士,对每个穷人本人来说得3便士,对其家庭每个其他成员来说得1便士。

——摘编自济贫决议(1795年)

材料三   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

1751—1760

1761—

1770

1771—

1780

1781—

1790

1791—

1800

1801—

1810

1811—

1820

1821—

1830

1831—

1840

死亡率(‰)

30.3

30.0

31.1

28.6

26.9

23.9

21.1

22.6

23.4

——摘编自D.V.格拉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和人口运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要求:明确指出历史现象,解读时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 . 恩格斯指出:“在竞争的波动不大,需求和供给、消费和生产几乎彼此相等的时候,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这样一个阶段,生产力大大过剩,结果,广大人民群众无以为生,人们纯粹由于过剩而饿死。”在此,恩格斯旨在(     
A.阐释工人运动的前提条件B.分析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
C.解读人民群众挨饿的原因D.改变阶级斗争的策略方针
2023-11-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些西方学者在深入研究了19世纪法国工业统计资料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即19世纪法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起飞。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9世纪的法国(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工业化阻力较大
C.政权更迭较为频繁D.企业垄断程度较高
2023-1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英国的崛起与称霸,是世界现代史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如果把英国对现代世界发挥作用的历程拉长一点,1215年,英国人为现代世界打开了规范国家权力的大门,从而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以工业革命掀开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奠定了现代国家牢固的经济基石。如果说英国的文化在此期间发生了相应的现代转型的话,那么,英国终于在18世纪晚期为人类确定了现代国家的总体框架。这对一个地域面积不大、人口不算众多、历史并不悠久、文化难言辉煌的国家来讲,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现代世界中,无一个国家能望其项背。其中,工业革命对不列颠新帝国崛起所发挥的极大推动作用,尤为引人瞩目。正是工业革命将英国正式推向新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过,令人惊叹的是,也正是新的工业革命,使跟不上革命步伐的不列颠新帝国,摔下了神坛。

——摘编自任剑涛《工业革命与不列颠新帝国的兴衰》

以“创新”为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2024-04-08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阅读如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的著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著作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主义历史观
《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哲学
《雇佣劳动与资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
A.无产阶级政党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第一国际经验
C.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将大体完成D.巴黎公社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023-05-02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学者统计,绝大多数世界500强企业都拥有5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下表所示为1782年以来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概况。对该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经济长波与世界500强的成立
长波周期时间企业数目特点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地I
I1872—184548服务业为主银行、保险美国、英国和法国
II1845—1892135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钢铁、铁路运输美国、德国和日本
III1892—1948178制造业和服务业平分秋色电气机械、汽车、化学;银行、一般商品零售美国、日本和德国
IV1948—190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辅电讯、专业零售、商业服务;电子电器、电脑、办公及网络设备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
A.制造业水平下降削弱了美国核心竞争力B.资本全球化迅速扩大了南北差距
C.科技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转变D.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冲突剧烈
2024-01-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轧棉机使棉花生产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这种现象引发了新一轮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直接联系
D.世界经济分工格局斩断了落后地区工业化之路
2023-12-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鲁迅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尤其重视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进一步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地位。1870—1913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同一时期的英、法两国。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发源地B.德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居主导地位
C.技术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D.英法与德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