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自1846 年《谷物法》被废除后,政府在英国经济中的作用一直被限制在较低层面。而维多利亚(1837—1901年在位)后期至 1914年,政府管理职能显著提高。这种变化源于(     
A.多党制兴起,民主程度提高B.殖民帝国建立,市场扩大
C.生产力发展,经济事务增多D.文官制度完善,效果明显
2023-12-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1862年至1908年成立的部分国际商品交易所。这些国际商品交易所的成立反映出(     

时间

所在地

类型

1862年

美国

纽约商品交易所

1862年

英国

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

1870年

美国

纽约棉花交易所

1882年

美国

纽约咖啡交易所

1908年

英属印度

加尔各答黄麻交易所

A.美英争夺殖民霸权B.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张
C.世界市场不断拓展D.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2023-12-26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萌发于中世纪的英国职业教育,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发展。19世纪,马尔萨斯等人提出了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的思想,教育家阿诺德等人积极提倡发展职业教育。斯德奇等人更是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如创办的成人夜校就推动了机械工人讲习所运动的发展。19世纪期,英国成立了“皇家工艺学会”等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1889年,通过了《技术教育法》,要求地方当局提供技术教育等。19世纪后半期的大学不仅开始培养工商业人才,而且也“向每天的劳动仅足以糊口的人民群众的子弟开放”。为了提升英国的经济竞争力,1880年,“伦敦同业公会”成立了旨在从旁援助技术教育的“伦敦市成人教育协会”。

——摘编自李渝红《英国职业教育介绍》

材料二   建国之初中等技术教育的很多实施机构来源于旧时的公、私立职业学校。19523月政务院对其进行调整,规定每所学校都有特定的专业方向,统称为中等专业学校。同时,由于生产部门急需补充技术工人,技工教育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中专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由其管理部门分配工作。为了使不能升学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就业,国家还尝试开辟新的途径,从1958年开始,各地农村职业学校大量开办,开展农牧、林果、养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类教学。与此同时,城市职业教育也逐步发展,1965年,全国中专在校生54.7万人,技校在校生18.3万人,农业等职业中学在校生443.3万人,三者已占到当时中学在校生总数的34.8%。

——摘编自俞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定位及规模发展演进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英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2023-10-11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传记作家笔下的工匠精神描绘。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要素

内容

传记的模式

思想基础

个人主义

杰出工匠的个人传记

价值取向

创新

对发明家型工匠的重视

工作方法

实践、实验

叙述工匠通过反复探索完成发明

工作态度

勤奋、毅力

讲述工匠克服困难完成发明的故事

A.传记客观地记录了英国的历史B.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传记书写
C.个人创新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D.工匠精神决定社会历史走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