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说:“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这说明(     
A.工业革命促使阶级矛盾激化B.工业革命后劳动力竞争加剧
C.工业革命使得社会构成复杂D.工人阶级缺乏武装斗争意识
3 . 20世纪初,福特工厂的流水线模式开始向制造业的广阔领域扩散,借助标准化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工人的手艺和经验被显性化,甚至成为一种启动规模制造的方式。这一进程(     
A.标志着科学管理方式形成B.推动了人的个性化发展
C.有利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D.开始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2024-04-09更新 | 396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市锦山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54—1856年,当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激战正酣时,伦敦银行界还为俄国政府筹措贷款,将商业独立于国家政治之外。该现象(       
A.致使英国在战争中最终获败B.说明英国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反映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
2024-03-21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记载:“1760年亨茨曼在谢菲尔德发明了铸钢法;钢丝可用机器拉制,整个制铁部门和熔铜部门都普遍地采用了大批新的机器;钉子和螺丝钉先后从1790年和1810年开始用机器制造;手工劳动被排挤,凡是企业性质允许的地方,都建立了工厂制度。”这一记录反映了工业革命(       
A.开始兴起于英国B.促进了生产方式变革
C.引发重工业革命D.加速了蒸汽时代到来
2024-03-13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世纪前,英国的适婚青年为筹集房屋、整套农具、牲畜等必备物件大都晚婚,男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8岁和26岁。19世纪后期,男女大都置办简单生活用品后租房结婚,初婚年龄下降到25岁和23岁。这表明(     
A.君主立宪制赋予人民婚姻自由权B.工业革命后英国人口出生率上升
C.劳动力紧缺导致了社会习俗革新D.社会经济变迁影响婚俗观念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工业革命不仅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而且还造就了依附于这一阶级的特殊集团,即包括律师、医生、公职官员、记者、作家、教授以及工程师等等。他们既不同于坐取地租的地主,也不同于攫取利润的工业家,他们不直接受市场影响,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独立性。这段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B.推动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动
C.导致了传统贵族阶层的衰落D.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2023-11-04更新 | 26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的急速进步冲昏了西方人的头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宣扬西欧诸民族地域人种的优越,把西欧一隅的进步视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出现该现象的根源在于(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普遍确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C.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理论突破D.工业革命实现社会生产力跃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世纪,西欧城市实行宵禁制度,行规也禁止工匠在夜间生产。至18世纪末,工厂劳动突破白天与黑夜的自然界限,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夜间生产制度化。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推动社会变迁B.阶级剥削的渐趋加重
C.行会生产管理的放宽D.城市宵禁制度的废除
10 .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商人和探险家们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造船航海技术,在太平洋上追波逐浪,积极投身于当地的贸易竞争中,进一步开拓了太平洋航道。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新兴航道的不断开辟
C.垄断资产阶级的崛起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