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英国人口为280万,到1600年,全国人口则增加到400万。其中,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显著。15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而在生铁量产之前的英国主要利用木料来建造船只,其中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

材料二   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三   到1885年,美国洛克菲勒的标准油公司已在美国国内建立了牢固的垄断统治,并把它的70%的产品远销到国外,它占有了英国煤油销售市场的三分之二。英国商人塞缪尔于1896年成立了石油公司,为了避免被标准石油公司吞并,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同时,在英国的殖民地缅甸也发现了石油,苏格兰商人组成了伯马石油公司开采,但是缅甸的石油产量还不到世界总量的1%。当时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炼制成煤油作为照明的燃料,它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还远没有像后来那样发展起来。

——摘编自江文娟《略论英国石油工业的早期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英国“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能源转型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后期英国石油能源生产和使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极星报》是英国宪章派的机关报,该报每份售价4.5便士,对于工人读者来说价格并不便宜,但是它出版后很快发展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工人报纸。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章运动受到各阶层广泛拥护B.无产阶级对自身权益的关注
C.工业革命极大提升了教育水平D.宪章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024-03-06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部)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70年代,大学在德国被允许独立发展,并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如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社会上流行“背上行装,上阿廷根(德国著名大学)!”德国对大学的重视(     
A.开启了科技转化为生产的进程B.提升了德国民众的科学素养
C.使德国工业赢得欧洲主导地位D.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基础地位
4 .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与北美之间的制成品贸易情况。这说明当时(     
(单位:100 万美元)

向北美出口从北美进口
1899年1913 年1899 年1913年
英国320540290360
欧洲大陆340620280560
总计6601160570920
A.欧洲大陆均势格局被打破B.工业化促使贸易失衡加剧
C.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根源D.传统霸权仍占据优势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工业革命兴起后,世界棉花加工工业主要聚集在英国利物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原料主要来自印度、埃及和美洲等地区,棉织品的销售市场则遍布世界。这一现象反映出工业革命(       
A.促进工业生产协调合作B.引发近代全球的产业分工
C.推动英国产业结构调整D.构筑东西方平等交换机制
2024-01-29更新 | 359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46年,法国总人口为3540万,农村人口为2675万;1876年,法国总人口为3690万,农村人口为2490万;1881年,法国占地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仍占农民总数90%以上。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B.农业经济的发展制约工业化
C.工业革命促使人口结构变动D.小农经济奠定民主政治基础
7 . 下表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据此可知(          
项目1870年1900年
企业总数(个)808669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0
投资数(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产业转移B.生产力的进步助推垄断组织发展
C.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需求D.经济危机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
8 .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未完成的《“蒸汽”的力量》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的知识结构。填入3处最为恰当的是(     
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2.世界各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A.“大工业”的狂飙时代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开始确立
C.通讯事业发展加强了各地联系D.新航路的开辟连接了世界文明
2023-09-1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艺术类)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摘自李佩珊、许良英主编《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材料二  188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870-1940年,城市人口由占全国人口的25.7%升至56.5%。1929年,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8.5%。1921年,占人口1%的富豪拥有国民财富的59%。20世纪初,美国通过经济渗透和军事侵略,猖狂地向拉丁美洲和远东扩张。

——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命》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10 . 英国的圈地运动土地主要用来放牧养羊;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被圈占的土地则由人们用最新的、有效的方法加以耕种,此使得选育良种和耕耘机、自动播种机等最新的农业技术得到运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内燃机广泛使用D.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