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2 道试题
1 . 1811年,一场以捣毁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卢德运动从诺丁汉开始,迅速向整个英格兰蔓延。该运动
A.反映了工人阶级开始觉醒
B.说明剥削工人是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C.直接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说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冲击巨大
2021-11-2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工薪收入群体和作为雇主的企业家阶层一样,对只有国家能够提供的法治秩序和经济管理体系依赖度越来越高。这可以用来说明,工业革命(     
A.有利于国家职能逐步完善B.加剧了阶级的分化与合作
C.促使自由主义思想的萌生D.导致传统大国的相对衰落
2023-09-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7高质量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美国学者罗伯特·亨特在1904年《贫困》一书中的估计:在正常繁荣年景,美国约有不少于1000万人处于贫困之中,其中400万人公开乞讨,200万人一年中有4至6个月失业。约有170万学龄儿童沦为童工。每年约有100万人在劳动中因事故而伤亡。这一现象导致的浅层后果是(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
B.工人的反抗斗争转向争取政治权力
C.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
D.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024-01-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企业要求统一经营开采、提炼、运输、销售,钢铁企业要求进行钢铁和焦炭的联合生产,制铝企业要求同时控制电力公司。这表明当时(       
A.新旧产业结构的融合加快B.工业化推动生产组织变革
C.生产集中消除了市场竞争D.现代企业制度已发展完善
5 . 20世纪之交,康有为遍游四大洲31国。他认为欧洲某国“政治第一,武备第一,文学第一,警察第一,医术第一,电学第一,工艺第一,商务第一,宫室第一,道路第一,该国位于如图中何处
A.AB.BC.CD.D
6 . 英国18世纪兴起的“运河热”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到19世纪达到高峰。如1894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曼彻斯特通向爱尔兰海的人工通海运河,是世界十大运河之一,直到今天仍有船舶通航。“运河热”的出现反映出英国(     
A.积极向外扩展工业技术B.垄断组织对交通运输的控制
C.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D.殖民扩张与海外贸易的深化
7 . 从1870年开始,德国、美国在现代工业方面成了英国的强劲对手,同时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也发展起自己的工业,英国的工业优势明显丧失……1900年,美国以31%的优势位居世界首位,德国上升为16%,而英国则跌至18%。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科技创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B.工业革命在欧美地区开始扩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英国丧失了世界工业强国地位
2023-12-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870年后,新的发明、制造程序,以及把产品输送到市场和变卖的方法使早期的工业化支柱国家失效了。大规模的工厂使早期工业时代的纺织厂和铸铁厂相形见绌。这一变化(     
A.使英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扭转了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向
C.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D.保障了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
9 . 1900年,美国共有185家托拉斯,1907年增至250家。德国在1890年有130家卡特尔,1911年增至600家。这些现象反映出(     
A.美德垄断世界市场B.垄断组织加速发展
C.世界市场业已形成D.各国产业竞争削弱
10 . 法国在1860年1月与英国签署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确认了英方理查德·科布登与法方米歇尔·谢瓦利埃的自由贸易协议,令法国工业遭遇突如其来的外国贸易竞争。这一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英国势力,削弱了法国工业力量B.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建立
C.较为彻底地消除了英、法间的贸易壁垒D.使法国经济完全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1-09-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名校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