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整个欧洲工业产值的一半。美国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在以芝加哥为西端、以华盛顿到波士顿为东线的区域内。19世纪美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和资本价格一直高于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英国,但美国通过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手段和途径,努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弥补了由劳动力和资本价格较高而带来的损失。179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1920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与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相适应,美国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从1790年的5%迅速提高到1920年的51%。

——摘编自李佐军《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79年,面对国内生活消费品供给与民生需求不匹配的困境,党和政府决定适当发展轻工业,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食品、纺织、服装等乡镇轻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得以复苏。198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明确了建立工贸结合外向型经济的总任务。199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1994年,国务院发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基于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民营工业企业尤其是广东和江浙一带的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崛起。众多中国工业企业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运营,中国工业的规模得到了提升,“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展现中国工业实力的标签。

——摘编自盖元臣《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基于工业化发展的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美国和中国工业崛起中获得的启示。
2024-05-03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01年,为缓解圈地运动开展所导致的贫民问题,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规定以教区为单位,对辖区内的穷人进行救助。国家和社会从此承担起济贫的责任,穷人接受救济也成为受法律保护的一项权利。基于不同的致贫原因,政府将贫民分类,贫穷儿童被送到工厂当学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将有机会获得教区提供的工作等。各教区建立济贫院,同时也以发放现金、实物的形式对穷人实施户外救济。此外,教区还通过限定救济条件、工资补贴制度等措施提高社会就业率。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济贫法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很多人认为济贫法培育懒汉,鼓励不道德,限制劳动力流动。到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

——摘编自徐琪新《英国济贫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济贫法改革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济贫法改革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区,是西亚通往印度的门户、中亚战略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成为阿富汗硝烟不断的根源之一。从19世纪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矛头指向了阿富汗,以把他们的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连成一片。1839年4月,英国侵略军在“使节和公使”麦克诺顿和总司令约翰·克安尼率领下入侵阿富汗,准备推翻亲俄的阿富汗政权。4个月后,英国在阿富汗第一次建立了殖民统治。但是,阿富汗人民在英国实行军事占领后就在全国各地展开了抗击英国侵略的独立战争。在游击队的持续打击下,1841年,英国侵略军不得不开始撤出阿富汗,英国对阿富汗的第一次殖民尝试彻底失败。此后,英国又先后两次侵略阿富汗,但始终未能建立稳定的殖民统治。后经过多次外交谈判,阿富汗终于从英国的殖民控制下彻底解放出来,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摘编自周振国《阿富汗的三次抗英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4-04-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近代第一代工人基本上是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城市化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手工业者和农民。众多的工人被集中在用围墙隔离的工厂中,失去了原来随意安排时间的自由,每天必须在不停转动的机器面前,不停地从事枯燥、单调的机械劳动,时间长达15—16小时。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必须按时赶到工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而且工厂的利润多少与工人无直接的关系。显而易见,他们对这样的强制劳动不可能有必要的兴趣和热情,相反第一批工厂工人对工厂的严格纪律普遍感到无法容忍。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二   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工业生产超越了早期工业化的限制,脱离了家庭,转入到工厂中形成更为有力的生产能力,工厂是生产的中心,原先家庭工业的职能被分解为整个工业生产环节的不同任务。正是机器代替了比较简单的设备以后,企业的固定资本才大大地增加了,并且生产大大加速,机器使流动资本愈益增大。 因此,机器就使没有资本的工人愈益不能经营工业,因而造就了现代的社会经济制度。工厂制度保证了生产大量的产品并使成本迅速降低,它不再依赖现有的需求,而是创造了自己的市场。

——摘编自唐振龙《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制造业成长与竞争优势:从工厂制到温特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第一代工人劳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给英国工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