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尽管英国于1825年、法国于1838年承认了海地,但美国却拒不追随它们。南卡罗来纳州的托马斯平克尼直言不讳地说,原因就在于担心承认海地会在美国奴隶中间煽动起倾覆的意念,由此可知(     
A.海地获得国际广泛认可B.英法两国支持海地革命
C.美国大力干涉海地独立D.国家利益影响外交活动
2024-05-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1894年,法国政府成立了殖民部,负责管理部分非洲殖民地。1907年,德国组织了殖民部,管理德属非洲的事务。意大利于1912年建立了殖民部,负责非洲殖民地利比亚的事务。此外,荷兰、比利时以及西班牙、葡萄牙也都设立了专职处理殖民事务的机构。这主要反映出(       
A.欧洲大陆国家主导世界殖民体系B.殖民地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激烈D.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的现实

3 . 随着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材料一:


   
1.请根据图片信息,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填写):
图一侧面反映了_______(历史事件)后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图二直接展现了________(历史事件)完成后英国对亚洲的进一步殖民开拓;图三意欲表现出_______(历史事件)后列强对_______(地区)的侵略意图。

材料二: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采树等,强迫种植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这样就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6页

材料四:《卢加德勋爵为帝国主义和对非洲的间接统治进行的辩护》

欧洲国家对“非洲的瓜分”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大事件——肇始于日益增长的商业竞争。竞争使文明国家认识到,确保世界仅存的可供工业企业扩张的土地的安全,有着生死攸关的必要性。

在海外扩张中投入的财富,为了我国大众的最终利益而流通。……我们来到非洲,传播文明与和平,建立公正的政府……

我们不是强迫原住民戴上外来统治的枷锁,剥夺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通过并依靠原住民进行统治,永远是英国殖民政策的关键原则,这一原则与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强硬独裁政策相比,已成为我国作为一个成功殖民国家的要诀,并使我国在非洲部落和人民间受到欢迎,他们对前述其他国家则进行着持久的反抗。此外,非洲人民有自然顺从于高级权威的倾向。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张颖、白玉广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结合所学,材料三中马克思所说的“破坏”和“重建”的“双重使命”具体有哪些内涵?
3.在材料四中卢加德看来,作为“文明国家”的标准是________(双选)
A.强大的武力B.尊重人民的自由
C.民主的体制D.高度发达的科技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卢加德勋爵的的辩护?
2023-12-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漫画名为《撒手!》,反映的是1904年多米尼加共和国遭欧洲债权国武力索债的事件。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左下角地上文字为“欧洲”,中间地上文字为“多米尼加共和国”(属拉丁美洲),舰上标注为“美国”
A.支持拉美民族独立运动B.将拉美视为自己势力范围
C.与欧洲的矛盾不可调和D.在拉美强行复制本国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史料记载的关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的制度。这些制度可用于说明(     
制度名称具体内容
嘱托监护制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实行的,虽然法律对受嘱托者为自己征税的数额有限,但实际征收的数目无法计算。
马特奎尔制殖民当局每年抽调确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到殖民者的庄园、矿产、码头等处服劳役。按规定、服劳役的人数和日数是有限额的,但实际上,大大超过法定限额。
A.列强侵略具有双重作用B.西欧在拉美建立独裁统治
C.印第安文化渐趋于毁灭D.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2 年,中共二大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多半是靠掠取非洲和亚洲做大市场和大掠夺场”造成的。这种掠夺造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与此同时,正因为有剥削才有反抗。1938 年3月31日,在讨论抗战形势与如何继续抗战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抗战有利的国际形势表现在,“得到亚洲、非洲、中美、南美各被压迫民族的同情与赞助”。

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在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走向独立。毛泽东认为,“单是非洲,就有三十几个国家独立了。1958年前,我很少见到非洲人。从1958—1964年,每年经常看到非洲朋友。非洲有一个很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风暴”。在1964年的国家预算中,将对亚洲、非洲民族国家的援助提升至4.96亿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非洲经济变革,让中国共产党明白非洲经济问题的根本是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剥削造成的,这一阶段西方仍然利用经济技术优势,通过操纵国际贸易组织和国际市场来继续剥削非洲国家。这一时期,中非合作的目标,由政治上共同对抗转向经济上谋求合作共赢。

——摘编自高天宜、沐涛《历史维度下中国共产党非洲观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非洲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非洲观转变的历史意义。
7 . 1780年,自称印加王族后裔的图帕克•阿马鲁酋长发起暴动,冲击工场,占领村庄,运动席卷秘鲁南部地区。他宣布誓死战斗到底,目标是“废除劳役制、销售税、内地关卡以及其他各种苛捐杂税”。运动虽然被镇压,但此后西班牙人废除摊派劳役制。这反映了(     
A.印第安人实现了自身解放B.拉美反抗殖民斗争的状况
C.秘鲁率先实现了国家独立D.拉美的奴隶制度宣告结束
2023-11-28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78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行政法》第五条规定:“除了纯粹的商业信函外,公司所有有关印度的信函必须先交给督察委员会审查,然后才由公司董事会将指令发往印度,不经过审查,公司董事会不能直接向印度发出任何指示。”由此可知(     
A.英国强化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B.英国的殖民扩张进入了新阶段
C.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管理不善D.英国转变了对印度的侵略方式
2023-11-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1834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宣布为“属地”以后,大量法国人开始移民阿尔及利亚。法国除出售部分阿尔及利亚土地给本国移民外,还把大量土地转让给一些大公司和投机商人,使当地建立起众多的大领地和种植园。1851年,法国把两国关税统一起来。法国的这些措施表明(     
A.帝国主义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B.欧洲工业化发展需开拓海外市场
C.法国急需解决人口猛增的压力D.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2023-11-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门罗主义出台后,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驻英公使拉什提出质问:美国有何权利“把美洲封闭起来,从今以后不准英国殖民?”坎宁激烈攻击“美洲体系原则”,说当代最大的危险是“世界分裂为欧洲和美洲两部分”。据此可知,门罗主义(       
A.加剧了西方世界的分裂B.冲击了欧洲在美洲的权益
C.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D.促进了南北美洲的一体化
2023-11-24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